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成后志感》
《秋成后志感》全文
清 / 周馨桂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今夏四月五月间,愁霖漫漫成漏天。

登高一望浩无际,渺渺村落无孤烟。

扁舟纵棹何所往,颓垣败壁流河边。

河中依依见杨柳,始知所历皆良田。

吾里高枕香山麓,犹幸闭户可安眠。

但嗟遏籴食不足,觅米如乞空持钱。

百岁老翁垂涕泪,苦道所值无今年。

吾侪啸歌不能乐,感时抚事徒潸然。

一身纵饿死亦足,嗷嗷鸿雁何迍邅。

吾里秋来岁大有,筑场纳稼歌幽篇。

无限流亡携老幼,拾穗乞食何时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季丰收之后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民生疾苦。首句“今夏四月五月间,愁霖漫漫成漏天”描绘了夏季连绵不断的雨季,愁云惨淡,仿佛天空也在滴水。接着“登高一望浩无际,渺渺村落无孤烟”通过登高远眺,展现了一片荒凉景象,连村落都看不到炊烟,暗示了百姓生活的困苦。

“扁舟纵棹何所往,颓垣败壁流河边”描述了人们在困境中的无助与流浪,船只在河上漂泊,四处寻找栖身之所。而“河中依依见杨柳,始知所历皆良田”则在看似绝望的场景中,透露出一丝希望,即使是在荒废的土地上,也还有生机。

“吾里高枕香山麓,犹幸闭户可安眠”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暂时安宁的渴望。然而,“但嗟遏籴食不足,觅米如乞空持钱”揭示了粮食短缺的现实,人们即使想买粮也无法实现,生活陷入绝境。

“百岁老翁垂涕泪,苦道所值无今年”通过一位老人的悲叹,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的苦难。最后,“吾侪啸歌不能乐,感时抚事徒潸然”表达了诗人自己面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哀伤。

“一身纵饿死亦足,嗷嗷鸿雁何迍邅”以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们,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而“吾里秋来岁大有,筑场纳稼歌幽篇”则是对丰收季节的向往,希望未来能够带来改变。

“无限流亡携老幼,拾穗乞食何时还”则描绘了大量难民背井离乡,为了生存不得不拾穗乞讨,何时才能回到家乡的疑问,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以及诗人对于社会不公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忧虑。

作者介绍

周馨桂
朝代:清   字:小山   籍贯:顾山

字小山,诸生。顾山人。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猜你喜欢

谒苏祠用前韵

去公千载我登堂,春草离离若与荒。

雨露不知天地阔,江山应笑古今忙。

官衔漫逐三司使,民瘼愁闻百里郎。

何处有灵还可吊,旧游随地是吾乡。

(0)

邃庵先生约登金山

世间谁信有瀛洲,奇冠江南第一州。

龙窟不知何事露,星槎真向几时浮。

石分砥柱还孤注,水入沧溟正急流。

更上留云穷望眼,海风吹浪晚飕飕。

(0)

新祥宫漫述亦用前韵

懒听道士诵仙经,却爱吹笙隔院听。

江上云应无数白,雨中山亦有时青。

囊琴正迓来今雨,匣剑还将拭旧星。

莫道深秋佳趣少,菊边修竹故亭亭。

(0)

赠祝惟贞致仕南还次陈一夔

鹤骨棱棱苦为诗,年来此癖已成奇。

与君抚卷俱陈迹,及我登坛竟后期。

听鸟有情嗟反哺,折花无语赠将离。

文星夜夜天南极,千里长吟寄所思。

(0)

见五老峰

倚棹看山卯到辰,白云何意不随人。

久要未恨相逢晚,远望还输独对真。

坐客眼青高踞榻,飞仙鬟碧浅笼巾。

它年问答应多事,一笑而今共出尘。

(0)

重登松风阁

天风满榻坐参禅,上有松声下有泉。

高阁我来三纪外,老僧谁起百年前。

茶垆夜湿昙花雨,画壁春销劫火烟。

最是泷冈犹未表,北山回首思悠然。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