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风云变,松丘岁月深。
剑埋龙并逝,箫去凤俱沉。
郁郁楸梧气,悠悠伏腊心。
承家看令子,壮节比南金。
蒿里风云变,松丘岁月深。
剑埋龙并逝,箫去凤俱沉。
郁郁楸梧气,悠悠伏腊心。
承家看令子,壮节比南金。
此诗《刘氏双挽》由明代诗人王廷陈所作,通过对刘氏家族的哀悼,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的缅怀。诗中以“蒿里风云变,松丘岁月深”开篇,将逝者所在之地描绘为充满哀愁与时间沉淀的象征,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逝去的不可逆转。接下来,“剑埋龙并逝,箫去凤俱沉”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逝者与龙、凤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逝者的崇高敬意和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
“郁郁楸梧气,悠悠伏腊心”则进一步描绘了墓地周围的自然环境,通过“郁郁”的楸梧和“悠悠”的伏腊(古代祭祀活动),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深远的氛围,寄托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最后,“承家看令子,壮节比南金”表达了对逝者后代的期许与祝愿,希望他们能继承先辈的美德与节操,如同南金般珍贵与坚韧,体现了家族传承与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典故的巧妙结合,深刻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对后人的期许,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死、家族与道德的深刻思考。
断送园林如绣,雨湿朱幡,尘飘芳阁。
黄昏独立,依旧好春帘幕。
分明俊侣,霎时乖阻,镜凤盟寒,衫鸾妆薄。
漫托青禽寄语,细认银钩,珠泪潸透笺角。
此后别肠寸寸,去魂总怯波浪恶。
夜暝天寒处,拚铅红都洗,眉翠潜铄。
旧情未诉,已是一江潮落。
红烛玉钗恩易断,悔圆纨重握。
影娥梦里,知甚时念著。
年年消受新亭泪,江山太无才思。
戍火空村,军笳坏堞,多难登临何地。霜飙四起。
带惊雁声声,半含兵气。
老惯悲秋,一尊相属总无味。登楼谁分信美。
未归湖海客,离合能几。
明日黄花,清晨白发,飘渺苍波人事。茱萸旧赐。
望西北浮云,梦迷醒醉。并影危阑,不辞轻命倚。
津柳著阴,夜窗歇雨,梦醒青山归晚。
渺然华发坐沧波,怪十年、故怀轻换。清杯恨溅。
任拂拭、星文锈断。傍西风、睨画堂多少,偎人残燕。
西池宴。屈戌铜铺,但有愁一片。
玉楼帘影至今垂,睡冥冥、翠瀛三浅。迷阳唱倦。
倚沈醉、蛾眉青眼。怕重逢、墨泪单衣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