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木气氤氲,风光日日新。
丰谣随五马,来此听班春。
云木气氤氲,风光日日新。
丰谣随五马,来此听班春。
这首诗描绘了琅邪郡班春亭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首句“云木气氤氲”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云雾缭绕、树木葱郁的自然景观,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意境。接着,“风光日日新”则直接点明了这里的景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展现出一种动态之美。
“丰谣随五马”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典故,五马是古代高官出行时的仪仗,这里借指官员们在班春亭的活动,通过“丰谣”(即丰富的歌谣)与“五马”的结合,生动展现了官员们的风雅与和谐共处的场景。最后,“来此听班春”则将读者引入到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点,暗示在这里可以聆听到来自春天的美妙乐章,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人文精神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班春亭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生机,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以及文化活动对于提升地方精神风貌的重要作用。
扬舲展佳兴,回望石首城。
路回状频变,意惬迹反轻。
入峡若无地,过壁湍渐平。
驰情眺绝岛,已发疑未行。
凉飙过两岩,空翠微有声。
潺湲忽在上,仰见大壑横。
深溪晓逾静,咳嚏皆分明。
密竹转孤棹,初日淡已盈。
回舻返旧渚,历历想所经。
夙耽谢公癖,逸境终难名。
浮山自海来,附罗峙为一。
号离明之阳宫,为耀真之阴室。
与茅山而潜通,扪女牛于屹?。
洞穴徵宝衢,海灵纷云术。十大洞天,此居其七。
于焉逍遥,古多羽客。
安得仙家绿玉杖,拄到峰巅壮游毕。
我所怀兮峰之东,巨人之武留仙踪。
冲虚观外有丹灶,欲往从之云蒙蒙。
我所怀兮峰之西,延祥寺高七星迷。
五百群真会华首,欲往从之道逶迤。
我所怀兮在山北,酥醪观亦葛仙宅。
学道长期谢世缘,欲往从之炼金液。
我所怀兮在山南,长寿观望通天岩,铜龙喑虎守户侧,欲往从之结蒲庵。
我所怀兮山之顶,上界三峰峙若鼎。
石楼聊憩云满身,来往铁桥仙接引。
三千余丈羾天关,八埏三岛一览收全景。
稚川为我师,更遇黄野人。
乞得丹砂诀,洗伐全天真。
毒龙可制害马空,自古圣贤道皆同。
殳基曾此鞭青虹,大还丹转坎离融,吮鼎犬亦飞云中。
罗浮便是仙灵窟,奚必侈谈蓬壶昆阆与崆峒。
《怀罗浮》【清·伊朝栋】浮山自海来,附罗峙为一。号离明之阳宫,为耀真之阴室。与茅山而潜通,扪女牛于屹?。洞穴徵宝衢,海灵纷云术。十大洞天,此居其七。于焉逍遥,古多羽客。安得仙家绿玉杖,拄到峰巅壮游毕。我所怀兮峰之东,巨人之武留仙踪。冲虚观外有丹灶,欲往从之云蒙蒙。我所怀兮峰之西,延祥寺高七星迷。五百群真会华首,欲往从之道逶迤。我所怀兮在山北,酥醪观亦葛仙宅。学道长期谢世缘,欲往从之炼金液。我所怀兮在山南,长寿观望通天岩,铜龙喑虎守户侧,欲往从之结蒲庵。我所怀兮山之顶,上界三峰峙若鼎。石楼聊憩云满身,来往铁桥仙接引。三千余丈羾天关,八埏三岛一览收全景。稚川为我师,更遇黄野人。乞得丹砂诀,洗伐全天真。毒龙可制害马空,自古圣贤道皆同。殳基曾此鞭青虹,大还丹转坎离融,吮鼎犬亦飞云中。罗浮便是仙灵窟,奚必侈谈蓬壶昆阆与崆峒。
https://shici.929r.com/shici/Dq2Jk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