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釭影淡秋满堂,井梧一叶飘银床。
云鬟贴枕娇梦乱,珠兰茉莉为谁香。
幽花啼欲断,明月照不来。
阑干十二曲,倚处尽生苔。
银釭影淡秋满堂,井梧一叶飘银床。
云鬟贴枕娇梦乱,珠兰茉莉为谁香。
幽花啼欲断,明月照不来。
阑干十二曲,倚处尽生苔。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夜晚景象。首句“银釭影淡秋满堂”,以“银釭”(银制的灯)的微弱光影渲染出秋季夜晚的寂静与清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井梧一叶飘银床”,进一步通过一片落叶的飘落,将这种寂静与清冷推向极致,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秋风的轻拂之中。
接下来,“云鬟贴枕娇梦乱,珠兰茉莉为谁香”,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女子在梦中与现实交织的情境。她紧贴着枕头,梦境纷乱,仿佛在梦中寻找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寄托。而“珠兰茉莉为谁香”,则以花香的飘散,暗示着情感的无处安放,或许是对远方人的思念,或许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
“幽花啼欲断,明月照不来”,这两句诗通过“幽花”的啼叫和“明月”的不可触及,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孤独与渴望。幽花的啼叫似乎在诉说着无法言说的悲伤,而明月的不可触及,则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对光明与希望的追寻。
最后,“阑干十二曲,倚处尽生苔”,以“阑干”(栏杆)的曲折和“苔藓”的生长,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倚靠在栏杆上的身影,不仅见证了季节的更迭,也映射出人物内心的沧桑与不变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孤独、思念、追求与失落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