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湾下几重滩,滩水如雷去不还。
怪得道傍长太息,红尘飞处是人间。
黄泥湾下几重滩,滩水如雷去不还。
怪得道傍长太息,红尘飞处是人间。
这首诗描绘了黄泥湾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感慨,通过“几重滩”、“滩水如雷”的形象比喻,展现了水流湍急、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诗人以“去不还”三字,不仅描绘了水流一去不复返的动态美,也暗含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怪得道傍长太息”,诗人将自身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通过“太息”这一动作,表达了对世间繁华与苦难并存现象的感慨。这里的“太息”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感叹,更蕴含了对人生百态的深思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最后一句“红尘飞处是人间”,以“红尘”象征世俗的喧嚣与纷扰,强调了人间的复杂与多变。这句话既是对前文景象的总结,也是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揭示,暗示了在繁华与喧嚣中,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足,更有精神的寄托与内心的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人文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问东君何意,来几日,便言归。
怅衰病襟怀,暄妍景物,正欲相依。
狂风不知人苦,遣万红千紫一时飞。
却见杨花才思,闲来萦绊晴晖。可人应试纻罗衣。
底事雁书稀。望故里关河,云林杳霭,烟水霏微。
多情已无聊赖,更扁舟孤负鳜鱼肥。
想见洹溪松竹,绿阴笼满苔矶。
广寒宫殿,想幽深、不觉升沉圆缺。
天上人间心共远,如在琼楼玉阙。
厚地微茫,高天凉冷,此际红尘歇。
翠阴高枕,并教毛骨清澈。
为问此世,从来几人吟望,转首俱湮没。
虮虱区区尤可笑,几许肝肠如铁。
八表神游,一槎高泛,逸兴方超绝。
嫦娥留待,桂花且莫开彻。
创建灵坛,初修丹灶,保养太和真命。
风上虎啸,火起龙腾,燮理要依时令。
金木交并,斗觉天关,旋绕涤除心径。
睹玄珠、一粒流霞,闪烁送归金鼎。
壶中景、造化希夷,玄机要妙,点制魄仙魂圣。
元中体用,旨里明真,悟得本来真性。
还返无穷,渐入清阳,仙境照盈虚静。
这一轮明月,年年蒙蔽,豁然开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