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幽溯漆湖,满目烟波渺。
高子此卜居,绿水重重绕。
缅想正襟坐,帘卷五湖淼。
悠然意有会,户外无人晓。
曾无卉木留,寒云积空杳。
低徊澹夕阳,堤畔鸣沙鸟。
探幽溯漆湖,满目烟波渺。
高子此卜居,绿水重重绕。
缅想正襟坐,帘卷五湖淼。
悠然意有会,户外无人晓。
曾无卉木留,寒云积空杳。
低徊澹夕阳,堤畔鸣沙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水居生活画卷。诗人以“探幽溯漆湖”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烟波浩渺的世界中,湖面广阔,烟雾缭绕,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高子此卜居,绿水重重绕”,点明了居住于此的高士,他选择了被层层绿水分绕的环境,隐喻着高洁的生活追求和对自然的亲近。
“缅想正襟坐,帘卷五湖淼”,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高士端坐于室内,窗外是连绵不绝的湖水景象,帘幕轻轻卷起,仿佛能感受到那无垠的湖面带来的宁静与深邃。接下来,“悠然意有会,户外无人晓”,表达了高士内心的平静与超然,即使外界无人理解,他也能在内心世界找到共鸣与满足。
“曾无卉木留,寒云积空杳”,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空灵,没有繁花绿树的点缀,只有寒云在空中堆积,更显出一种孤寂而深邃的美。最后,“低徊澹夕阳,堤畔鸣沙鸟”,日落时分,夕阳低垂,沙鸟在堤岸上鸣叫,这一幕既温柔又略带凄凉,与前面的宁静形成对比,增添了诗作的情感层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高士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芙蓉城里花如簇,况有澄江秋水绿。
花间茅屋是君家,门外萦回江一曲。
长年自与世情疏,何异柴桑处士居。
竹粉晴飘围罢局,芸香昼染读残书。
我曾放迹澄江上,水墅山村遍游赏。
如何未解识君家,往事茫茫空怅怏。
君家令子仙闱郎,我忝濡毫直玉堂。
侍宴每联金屋坐,退朝常接玉墀行。
几番论旧相留恋,彷佛澄江眼中见。
令人飞梦落江南,满座秋光净如练。
披图索我为题诗,老去空惭藻思非。
勉率为君歌此曲,恍然疑接谢元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