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挑闼思冬至,老境飘零怯岁阑。
梅友为谁呈晚节,竹君空自傲清寒。
豪宗足食占云易,闾左无衣祷雪难。
愁绪不妨添一线,醉闻儿女劝加餐。
少年挑闼思冬至,老境飘零怯岁阑。
梅友为谁呈晚节,竹君空自傲清寒。
豪宗足食占云易,闾左无衣祷雪难。
愁绪不妨添一线,醉闻儿女劝加餐。
这首元代曹伯启的《壬寅日长至兀坐不出寄卢敬斋知州》描绘了诗人从少年到老年的感慨,以及对冬至时节的个人体验。首句“少年挑闼思冬至”回忆起年轻时对冬至的期待和活动,挑闼(开门)之举体现了当时的活力与期盼。然而,“老境飘零怯岁阑”则表达了诗人步入老年后的漂泊感和对岁月流逝的畏惧。
“梅友为谁呈晚节,竹君空自傲清寒”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梅花和竹子比作朋友,前者象征着坚韧的品格和晚来的美好,后者则以清寒自守,寓言诗人虽孤独但坚守节操。接下来,“豪宗足食占云易,闾左无衣祷雪难”通过对比,揭示出社会贫富差距,豪族生活富足,而普通百姓在寒冬中却难以保暖。
最后两句“愁绪不妨添一线,醉闻儿女劝加餐”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尽管忧愁如线般缠绕,但在家人劝慰下,仍能借酒暂时忘却,感受到家人的温暖。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生活的感慨,也反映出社会现实,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历程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紫燕成雏辞旧宇,红日满庭鸡唱午。
披襟起溯北窗风,绿杨叶底闻莺语。
故人音信阻,白蘋吹尽沧江雨。
倚阑干,悠然独笑,暝色下平楚。
浮生百岁真羁旅,富贵繁华萍梗聚。
重瞳隆准等丘墟,紫髯桑盖俱尘土。
坐来天欲暮,乌鸦立遍城头树。
看云头,金盘涌出,身在广寒府。
白露点珠,明河生浪,秋光看又一半。
翠衾知夜永,清梦冷孤馆。
南楼数声过雁,西池桂花零乱。
岁序如何,江山若此,赢得鬓霜满。
伤心谩回愁眼,见蛩吟蔓草,萤度荒疃。
泪随黄叶下,事逐浮云散。
沧波滚滚东流去,问谁是、登楼王粲。
菊绽篱边,赋归来恐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