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子九日与群从子侄登乌石山用樊川韵》
《壬子九日与群从子侄登乌石山用樊川韵》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垂髫登巘捷于飞,岁晚重来脚力微。

壹死壹生群从少,某丘某水几人归。

即今秉烛游清夜,自古无绳系夕晖。

莫忆宫门谢时服,海图尚可补寒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rénjiǔqúncóngzhídēngshíshānyòngfánchuānyùn
sòng / liúzhuāng

chuítiáodēngyǎnjiéfēisuìwǎnzhòngláijiǎowēi

shēngqúncóngshǎomǒuqiūmǒushuǐrénguī

jīnbǐngzhúyóuqīngshénghuī

gōngménxièshíhǎishànghán

注释
垂髫:指幼童。
巘:山峰。
捷于飞:比飞鸟还快。
岁晚:晚年。
脚力微:体力衰弱。
壹死壹生:生死变化。
群从:同伴。
某丘某水:指故乡的山水。
几人归:有几人能回来。
秉烛游:手持蜡烛夜游。
清夜:深夜。
无绳系夕晖:无法挽留夕阳。
宫门:宫廷。
谢时服:宫廷华服。
海图:海洋地图。
补寒衣:缝制寒衣。
翻译
年幼的孩子登山敏捷如飞鸟,晚年重游却脚步微弱。
一生一死同伴稀少,多少人能回到那片丘陵和水域。
如今手持蜡烛在深夜游历,自古以来无人能留住夕阳的余晖。
不必怀念宫廷的华丽服饰,海洋地图的图案还能用来缝制寒衣。
鉴赏

诗人以深邃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游子的图景。"垂髫登巘捷于飞"一句,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攀岩登峰的英姿飒爽。"岁晚重来脚力微"则流露出一种年华老去、体力不如往日的感慨。

接着,"壹死壹生群从少"透露了一种对朋友相逢又别离的无常感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某丘某水几人归"则是对那些已经不再能够共游山水之友的一种怀念。

在夜幕降临之后,"即今秉烛游清夜"一句,诗人手执蜡烛,在清冷的夜色中继续他的漫步,这份寂静与孤独似乎成为了他思考和感悟的最佳时刻。"自古无绳系夕晖"则是对时间流逝、无法挽留的一种无奈。

最后,"莫忆宫门谢时服"一句,诗人劝慰自己不要再去怀念那些已经过去了的荣华富贵,而"海图尚可补寒衣"则是在告诫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对于知识和学问的追求依旧不应放弃,有如同补救寒冷之需一样。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同时也透露了一种对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四序回文十二首·其二夏

草径迷深绿,莲池浴腻红。

早蝉鸣树曲,鲜鲤跃潭东。

(0)

闻马扩参议弃官·其一

徙薪曲突论无凭,太尉山中混耦耕。

头额烂焦曾未录,参谋先已享专城。

(0)

中春之初与诸友游黎氏园荆华赠予桃花一枝归置瓶中连日不凋因成两绝示同行且令同赋·其二

竹外篱边映柳条,一枝纤软更妖娆。

似知摩诘愁无伴,留向书窗不忍凋。

(0)

游石桥三绝·其二

此身游走半尘寰,赢得颜衰两鬓斑。

要是胸中未豪壮,重来海际看涛山。

(0)

友人惠鹅仆方戒杀赠二小诗还之·其二

右军池上动成群,何事羁栖傍主人。

放汝江湖须远去,莫随鸡鹜恼比邻。

(0)

次韵奉酬当时参议见赠游钟山五诗·其五

塞北烟尘息,江南胜气多。

君王总戎旅,来继大风歌。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