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癖好山,结屋山北方。
于菟出绕屋,宁复劬秃当。
岩溜晴霢霂,野烧夕燉煌。
疗饥采紫芝,不救病发苍。
何人赋小山,静听心茫茫。
倚歌和招隐,意长曲未央。
夜梦衣云锦,乘虬朝帝旁。
钧天听未了,玄运不可常。
百年少壮心,时醉歌并凉。
层城闭青蛾,无处觅玄霜。
亡羊两得失,奚择谷与臧。
齿舌谁堕在,宁计彼软刚。
千古云山高,歃泉酹严光。
幽人癖好山,结屋山北方。
于菟出绕屋,宁复劬秃当。
岩溜晴霢霂,野烧夕燉煌。
疗饥采紫芝,不救病发苍。
何人赋小山,静听心茫茫。
倚歌和招隐,意长曲未央。
夜梦衣云锦,乘虬朝帝旁。
钧天听未了,玄运不可常。
百年少壮心,时醉歌并凉。
层城闭青蛾,无处觅玄霜。
亡羊两得失,奚择谷与臧。
齿舌谁堕在,宁计彼软刚。
千古云山高,歃泉酹严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之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情和生活态度。诗中"幽人癖好山,结屋山北方"一句表明了主人公选择与世隔绝,在山北建房定居的决心和喜爱。而"于菟出绕屋,宁复劬秃当"则写出了隐者对自然之物的珍视,即使是野草也能绕屋而生,不愿意去破坏这份宁静和谐。
接下来的"岩溜晴霢霂,野烧夕燉煌"形象鲜明地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色变化,从岩石间的清泉到野外的落日余晖,都显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情体验。"疗饥采紫芝,不救病发苍"则透露了一种超然物外、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即便是生活中的困难,也能以一种平常心去面对。
诗中还有一段"何人赋小山,静听心茫茫。倚歌和招隐,意长曲未央。夜梦衣云锦,乘虬朝帝旁",表现了诗人在山中的宁静生活,以及他与自然的深切交流。他通过赋诗来表达自己对小山的情感,并且愿意倾听内心的声音,与山中之灵和谐共生。夜晚,他甚至梦到了穿着云锦的衣衫,乘坐神兽前往帝都的幻想,展现了他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钧天听未了,玄运不可常。百年少壮心,时醉歌并凉"则表达了一种对宇宙之音、自然规律的敬畏,以及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悟。他虽然已经老去,但内心仍旧保持着年轻时的热情,有时候也会沉浸于歌声与酒意中,寻找一份超脱世俗的快乐。
"层城闭青蛾,無处觅玄霜。亡羊两得失,奚择谷与臧"这几句写出了诗人在山中的孤寂生活,以及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感慨。他形容自己就像迷路的羊一样,在寻找归宿的过程中又一次迷失了方向。
最后,"齿舌谁堕在,宁计彼软刚。千古云山高,歃泉酹严光"则是对语言和时间的沉思,以及对永恒自然美景的赞叹。他反问何人能真正领会语言背后的深意,而宁愿去计算那些柔软而坚韧之事。诗末,以千古不变的云山高聆,和泉水中酹敬严光的形象,结束了这首诗,展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永恒的精神追求。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山居诗,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