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被红鹦呼欲起。奈小病、玉窗慵倚。
纤腰重亸思寻梦,有些儿难记。解事双鬟私语细。
道今日、恹恹甚底,昨宵绣被。
也无情物,到五更天气。
刚被红鹦呼欲起。奈小病、玉窗慵倚。
纤腰重亸思寻梦,有些儿难记。解事双鬟私语细。
道今日、恹恹甚底,昨宵绣被。
也无情物,到五更天气。
这首《红窗睡》是清代诗人蒋敦复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病中慵懒的状态和对梦境的渴望。
“刚被红鹦呼欲起”,开篇以一只红鹦鹉的啼声唤醒了沉睡中的女子,却因身体微恙而难以起身,展现出一种慵懒与无奈的情态。“奈小病、玉窗慵倚”,进一步强调了女子因病而无法倚靠在玉窗旁,流露出一种病态的柔弱美。
“纤腰重亸思寻梦,有些儿难记”,女子因病体而使原本轻盈的腰肢变得沉重,思绪飘向梦境,却又难以清晰地记住梦境的内容,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既表现了女子的病态,又暗示了她内心的丰富与敏感。
“解事双鬟私语细”,女子的双鬟(古代女子发饰)仿佛懂得她的心事,在耳边低语,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女子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细腻。
“道今日、恹恹甚底,昨宵绣被”,双鬟的话语透露出今日女子精神不振的原因,可能是对昨夜温暖绣被的怀念,或者是对某种情感的追忆,这种对话不仅加深了读者对女子情感世界的理解,也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也无情物,到五更天气”,结尾处,诗人以“无情物”反衬出女子对某些事物的深情,即使到了五更时分,她仍难以释怀,表达了女子在病痛中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病态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情感的细腻,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