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山吕公洞》
《西山吕公洞》全文
明 / 杭淮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惊见吕公洞,水边驻春鞍。

侧身入地底,偪侧颇碍冠。?灯如星明,坠石讶剑攒。

鱼贯缘曲折,忽俯千丈湍。

却步不敢前,下有龙蛇蟠。

腥风起昏黑,飒爽肌骨寒。

翻思张公胜,焉得生羽翰。

五年客京华,兹辰亦奇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西山吕公洞的奇妙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洞穴的险峻与神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

首句“惊见吕公洞,水边驻春鞍”以“惊见”二字开篇,表达了诗人初见此景时的震撼与惊喜之情。接着,“水边驻春鞍”则描绘了诗人在此停留,欣赏洞口美景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侧身入地底,偪侧颇碍冠”两句,诗人以亲身经历描述进入洞穴的感受,通过“侧身”、“偪侧”等词,形象地表现了洞穴狭窄、崎岖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探险过程中的小心翼翼与艰难。

“灯如星明,坠石讶剑攒”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洞内昏暗的灯光与四周仿佛剑尖般密集的坠石形成鲜明对比,既突出了环境的险恶,也增添了神秘色彩。

“鱼贯缘曲折,忽俯千丈湍”描绘了洞内蜿蜒曲折的路径以及突然出现的深不可测的湍流,进一步渲染了探险的紧张与刺激。

“却步不敢前,下有龙蛇蟠”一句,诗人因担心下方可能潜藏的危险而犹豫不前,这里不仅体现了对未知的畏惧,也暗示了洞穴深处可能蕴含的神秘力量。

“腥风起昏黑,飒爽肌骨寒”通过腥风和寒冷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洞穴环境的恶劣与恐怖感,同时也为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翻思张公胜,焉得生羽翰”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张公的向往,希望拥有飞翔的能力,逃离眼前的险境,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由与冒险的渴望。

“五年客京华,兹辰亦奇观”最后两句总结了诗人长期在京都的生活,与今日在吕公洞的奇遇形成对比,强调了这次探险经历的独特与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挑战的洞穴世界,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奇观时的惊奇、敬畏与向往。

作者介绍

杭淮
朝代:明

(1462—1538)明常州宜兴人,字东卿,号复溪。杭济弟。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正德间历云南提学副使,累官右副都御史致仕。与兄济并负诗名。有《双溪诗集》、《二杭集》。
猜你喜欢

桂殿秋

眠并早,爱新秋。梧窗凉月照蚊帱。

熏香不放丝烟起,白袷红衫共一篝。

(0)

天香.龙涎香

星挂浮槎,珠探远岛,蟠螭碎沫轻杵。

旋裹鲛绢,试温凤炭,心字氤氲干缕。

输他睡鸭,频觑著、剥葱添炷。

雨暗恐来,鳞爪东风,莫吹烟去。凭肩小窗月午。

记浓熏、隔花迷雾。袖惹馀馨销尽,又增愁绪。

梦入钿床寻觅,空赢得、韩郎断肠句。

啮锁金蟾,知抛甚处。

(0)

虞美人·其二春恨

夕香人去金猊冷。翠掩屏山影。合欢一夜满庭开。

蝴蝶不知人恨却飞来。片时枕上春勾引。

已是消魂尽。梦回留得几多魂。

又被子归催去二三分。

(0)

减字木兰花·其二镜里

蝉松未折。轻弹红絮飘香雪。妒杀真真。

画上添他双玉人。眼波斜送。颠倒眉心粘翠凤。

笑唤卿卿。一笔描来两处情。

(0)

罗浮

罗浮山顶有飞仙,不就梅花不肯眠。

双眼防教禅欲破,一生喜与俗无缘。

沈机翻觉情怀澹,薄怒偏增意态妍。

閒对春风成一笑,尽人评泊恣人怜。

(0)

泣别·其四

深闺从未涉关河,送上扁舟恨若何。

忍泪翻将词劝慰,耐心须保体安和。

相看每觉消魂尽,屡见原愁折福多。

暂别留些缘分在,镜台他日细消磨。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