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朝立兰若,曾废会昌初。
佛法灭不得,僧徒还此居。
无碑传古昔,有树老扶疏。
门外涤尘水,寒光浸太虚。
齐朝立兰若,曾废会昌初。
佛法灭不得,僧徒还此居。
无碑传古昔,有树老扶疏。
门外涤尘水,寒光浸太虚。
这首诗描绘了三德院的历史变迁与宁静氛围。首句“齐朝立兰若,曾废会昌初”点明了寺庙的建立时间与后来的废弃,展现了历史的沧桑。接着“佛法灭不得,僧徒还此居”一句,表达了佛法虽遭磨难,但僧侣们仍旧坚守信仰,继续在寺中生活,体现了佛教精神的坚韧不拔。
“无碑传古昔,有树老扶疏”则通过对比碑文与自然界的树木,暗示了历史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同时也为寺庙增添了一种古老而深邃的气息。最后,“门外涤尘水,寒光浸太虚”描绘了寺庙外的一片宁静景象,水面上的寒光映照着广阔的天空,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静谧祥和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三德院历史与现状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坚韧与自然之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山如屏障阜如钟,中有巍巍古梵宫。
六代兴王俱扫迹,一僧遗塔尚摩空。
万松雪类长波挂,八水源从异域通。
家在天台最深处,见山还忆故山中。
一代名流世许谁,独公皎皎著明晖。
少摅妙蕴聊持橐,欲振孤风便拂衣。
愧我仰高乖晤对,羡君请益探玄微。
今朝刮眼看遗墨,更觉平生万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