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殿晨光喜近临,文华清露沐来深。
绣纹细辨黄千线,巾影时横玉几簪。
秋早碧阑霏雪堕,昼长赪案素香沈。
发生共荷栽培力,泽润功成副沃心。
东殿晨光喜近临,文华清露沐来深。
绣纹细辨黄千线,巾影时横玉几簪。
秋早碧阑霏雪堕,昼长赪案素香沈。
发生共荷栽培力,泽润功成副沃心。
这首明代林俊的《题内阁白玉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玉簪在内阁中的独特景致与寓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白玉簪的精致与高贵。
首联“东殿晨光喜近临,文华清露沐来深”,以“东殿”点出地点,暗示白玉簪置于皇宫内阁之中,而“晨光喜近临”则描绘了清晨阳光洒落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庄严的氛围。“文华清露沐来深”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雅与高洁,仿佛清露滋润着文华,赋予了白玉簪以生命与灵性。
颔联“绣纹细辨黄千线,巾影时横玉几簪”,通过“绣纹”、“黄千线”、“巾影”、“玉几簪”等细节,细致地刻画了白玉簪的形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绣纹的精细与黄线的对比,巾影的动态与玉簪的静美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动静结合、和谐共生的艺术美感。
颈联“秋早碧阑霏雪堕,昼长赪案素香沈”,将季节与时间的变化融入景物描写中,通过“秋早”、“碧阑”、“霏雪堕”、“昼长”、“赪案”、“素香沈”等词语,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秋日景象。霏雪的飘落与案上素香的沉寂,既是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
尾联“发生共荷栽培力,泽润功成副沃心”,以“发生”、“栽培力”、“泽润”、“功成”等词语,表达了对白玉簪生长与发展的赞颂,以及对其所承载的深厚文化意义的肯定。这不仅是对白玉簪本身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和谐共生、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景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玉簪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涵,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记开尊看雨,策骑寻香,一水红边。
净业湖头月,有荷花自主,邀客年年。
小楼碧纱笼处,题句玉堂仙。
喜五马能来,重招胜侣,一话诗天。依然。
曲阑外,正镜净窥凫,柳暗闻蝉。
欲唤红衣舞,更何人银甲,解唱田田。
暮霞几回飞去,凉煞钓鱼船。
祇感到西涯,谁家小筑湖水偏。
香稻连畦翠穗扶。水边乡味话莼菰。
白云深处雁来无。
轹釜邻家知饭罢,提壶侍史报花初。
已凉天雨忽疏疏。
长堤垂遍柳千条。是情苗。是愁苗。
恰似盈盈,十五女儿腰。
转瞬絮飞春欲晚,更无奈,送行人、向灞桥。灞桥。
灞桥。尽魂销。风又飘。雨又飘。
绾也绾也,绾不住、离思迢迢。
归梦无端,暗逐广陵潮。
愁缕情丝拌割断,还只怕,没并州、快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