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廿四日再访小帆韧叟涞水村居·其二》
《三月廿四日再访小帆韧叟涞水村居·其二》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两村还往一牛鸣,炊黍羹蔬数短更。

此景从来谁梦到?菊花开后尚论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景象。首句“两村还往一牛鸣”,以“一牛鸣”衬托出乡村的宁静与和谐,牛声悠长,仿佛是大自然最原始的乐章。次句“炊黍羹蔬数短更”,通过炊烟和简朴的饭食,展现了村民日常生活的平凡与温馨,同时“数短更”暗示时间的流逝,生活节奏的平缓。

接着,“此景从来谁梦到?”一句,诗人似乎在感慨这样的田园生活场景,对于生活在喧嚣都市中的人来说,或许是一种难以触及的梦境。最后,“菊花开后尚论兵!”则在看似不经意间,透露出对和平稳定的向往,即使是在宁静的乡村生活中,人们也未曾忘记国家的安危,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末民初时期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同时也蕴含着对和平稳定的深切渴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怀,是一首兼具生活情趣与时代精神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秋风三叠·其二

秋风淅淅玄夜狙,黼帷高张华烛孤。

严霜被野鸣蟪蛄,塞鸿沙鸨相喧呼。

惨惨白露栖庭芜,回身悃阁愁且旴。

不觉涕泗沾衣裾,白云在天丘陵纡。

杳难致之红罗襦,梁间夕鸟犹相于,别长会促谁与须。

(0)

送姚伯子还润州旧隐

久作燕台客,几经秋月白。

秋月复春花,年年故园隔。

手把严安书,家储无甔石。

却扫平津门,垂翅长安陌。

昨夜梦归来,五湖荷花开。

杨帆从此去,要路不须媒。

北固青山在,长江流绿苔。

更寻江总宅,相期中散杯。

浮云尔何物,壮志空摧颓。

余亦乘扁舟,雷平披草莱。

(0)

天全所为大司马铁桥黄公作

西郭佳遨游,芳园萃森爽。

脩竹映沧池,潜虬动滉朗。

青泛何蜿蜒,降池肃间敞。

游神无近营,寓目发遐想。

彼美贲丘园,振缨遂遵养。

冥飞远矰缴,乘风适苍莽。

若凤感先民,为牺叹哲匠。

嗒尔非丧吾,超然得神王。

景行属旷筵,疏材荷甄奖。

岂伊平原欢,况逾竹林赏。

愿附扶摇翰,从容撰几杖。

(0)

送曹给事赴京

谏议官应重,看君此一时。

书因规社上,名始赋台知。

过阙春将晚,扬帆雨乍随。

江流亦东去,怀主共如斯。

(0)

徐锦衣西园陪宴朱子礼太仆

尚忆观鱼戏,重来送马蹄。

故人江汉客,贤主薜萝栖。

煖日荣芳树,晴烟小碧溪。

春风二三月,定有好禽啼。

(0)

雨夜

八月风露清,雨落犹如注。

浃旬今不休,无乃神龙怒。

衾裯早已寒,蹉跎未能去。

弃置自千秋,人生贵有素。

纷纷轻薄儿,莫以贤豪故。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