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竹纤纤似女腰。欲上溪桥。怕上溪桥。
黑云遮住北山坳。昨日风潮。今日风潮。
缚竹纤纤似女腰。欲上溪桥。怕上溪桥。
黑云遮住北山坳。昨日风潮。今日风潮。
这首诗是清代词人毛奇龄的《一剪梅·其二》中的片段,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缚竹纤纤似女腰"运用比喻,将溪边的竹子比作女子细柔的腰肢,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竹子的秀美。接下来的"欲上溪桥,怕上溪桥"表达了词人犹豫不决的情绪,可能是对即将面对的风雨或某种情感的顾虑。
"黑云遮住北山坳"描绘了阴郁的天气,暗示了可能的困难或不祥之事,与前文的宁静形成对比。"昨日风潮,今日风潮"连续使用,强调了风雨无常,生活的波折和不确定性。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物心理的描绘,寓言式地反映了人生的起伏不定,以及词人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