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衣食勤,物生无时閒。
春耕望时雨,厚土常苦乾。
举头呼天公,天远安得闻。
幸此中夜雨,潇潇洒中田。
天人两异情,相值良独难。
水旱与丰年,由来皆偶然。
愚夫苦多怨,智士即而安。
我歌宁独此,万事一嗟叹。
自古衣食勤,物生无时閒。
春耕望时雨,厚土常苦乾。
举头呼天公,天远安得闻。
幸此中夜雨,潇潇洒中田。
天人两异情,相值良独难。
水旱与丰年,由来皆偶然。
愚夫苦多怨,智士即而安。
我歌宁独此,万事一嗟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民期待雨水、反映天人关系的生动画面。诗人通过对农业劳作和自然现象的观察,抒发了对天气变化无常、人类命运多舛的感慨。
“自古衣食勤,物生无时閒”两句点明了农事的繁重和大自然生产力的不懈努力,没有闲暇。接着,“春耕望时雨,厚土常苦乾”写出了农民对雨水的渴望与土地干涸的矛盾。
“举头呼天公,天远安得闻”表达了人类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奈和呼唤。在这里,“天公”象征着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而“举头呼”则是人在困境中的悲哀与期待。
幸运的是,“幸此中夜雨,潇潇洒中田”描绘了一场及时雨水带来的喜悦,这种雨水如同天赐的恩泽,为干涸的大地带来了生机。
然而,“天人两异情,相值良独难”又转而深刻地指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情感上的隔阂和不易相遇。诗人通过“水旱与丰年,由来皆偶然”强调了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这是古人对于自然规律认知的一种体现。
最后,“愚夫苦多怨,智士即而安”似乎在说愚昧的人类往往会产生怨恨,而有智慧的人则能够接受并安于现状。结尾的“我歌宁独此,万事一嗟叹”则是诗人内心的抒发,他选择了对现实的认同与欣赏,尽管世事无常。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农事的变迁和自然界的不确定性,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命运以及天人关系的深刻思考。
真玉不显文,至人不逞迹。
君见华堂幛,转觉虚室白。
旷然绝氛滓,润色惟粉泽。
皎若朗月升,皓如繁霜积。
清晨卷帘望,秋天横半壁。
昼景当户窥,晴云拂瑶席。
非无丹青妙,点污吾所惜。
世事巧乱真,我将世情隔。
自持纯素质,可悦神仙客。
何必玩画屏,留连假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