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芍药》
《芍药》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婪尾春深艳未收,画阑娇冶占风流。

尽教微谑回红黛,怕说将离易白头。

含笑花前挑郑女,多情月下梦杨州。

嫣然一顾当阶影,消尽词人万古愁。

(0)
鉴赏

此诗《芍药》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以芍药花为题,描绘了其在春深时节的美丽与风韵。

首句“婪尾春深艳未收”,描绘了芍药花在春天深处依然绽放着艳丽的色彩,未被季节所收束,展现出其生命力的旺盛与不屈。接着,“画阑娇冶占风流”一句,将芍药比作娇美的女子,站立于精美的栏杆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四周的风流,形象地展现了芍药花的娇媚与风情。

“尽教微谑回红黛,怕说将离易白头”两句,通过芍药花的微谑与怕说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忧虑。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芍药花以情感,使其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

“含笑花前挑郑女,多情月下梦杨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芍药花的形象,将其与古代美女郑女和杨州联系起来,通过想象中的情景,展现了芍药花的多情与浪漫。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嫣然一顾当阶影,消尽词人万古愁”一句,以芍药花的一瞥,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与解脱,仿佛所有的忧愁都在这一瞬间被消解。这不仅是对芍药花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借物抒情,表达自己在面对自然美景时心灵得到慰藉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芍药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赠都良玉

乡里同生寿及耆,少年笔砚复同师。

丹山碧水行歌地,春煖秋凉醉饱时。

乐在太平须要飨,事于分外莫求知。

放舟今日西溪上,不问衰强比白髭。

(0)

题山家璧

旧过山家今莫记,屋头高荫发新楠。

三年眼见树如此,双鬓情知老不堪。

款有杯盘及奴辈,话因门户恤丁男。

病馀未似前能酒,亦为殷勤入半酣。

(0)

韩克瞻宿五国城因赋

金根濡滞是何年,寂寞荒城尚宛然。

来者无穷还逐鹿,归心不死定为鹃。

黄沙夜冷霜连草,青海天低月堕烟。

孤客此时思往事,一和错尽自澶渊。

(0)

全真道人

碧色襕衫雪色须,山林城市迹何拘。

标清自认身如鹤,步捷人疑舄是凫。

挂搭烟霞诗夹袋,浮游云水药葫芦。

长生唇舌誇能事,不敢轻传恐涉诬。

(0)

同心堂为渎川王氏赋

王氏诸郎有德馨,芝兰玉树倚春庭。

老偕鬓雪三人白,食共炊烟五世青。

不听妇言家免祸,每书忍字座为铭。

何当把酒高堂上,为尔临风咏鹡鸰。

(0)

登吕山吴氏池亭

君家四山秀相傍,亭馆依山起池上。

画栋飞云天影虚,日映棂窗摇縠浪。

美人清歌行玉觞,碧藻出鱼风澹荡。

鴐鹅鸂䳵似江湖,花径临流紫丝障。

屋阴垒石更学山,意未足真翻假尚。

掌上芙蓉百叠青,李怪牛奇知摒挡。

主人去后我却来,物是人非激悲怅。

浮生岁月耐有期,富贵役心无尽藏。

老客重游恐未缘,惟儗缄书问无恙。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