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吴鹤林尚书·其一》
《挽吴鹤林尚书·其一》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凤翥鹤林邑,来仪鸳鹭群。

陈谟倾帝听,摛翰媲皇坟。

位且践台斗,心惟寄岫云。

诏纶方夜下,天曷丧斯文。

(0)
注释
凤:凤凰,古代象征吉祥和尊贵。
翥:展翅飞翔。
鹤林邑:指代城市或宫殿。
来仪:聚集而来。
鸳鹭:水鸟,这里比喻朝臣。
陈谟:陈述的策略或礼仪。
帝听:皇帝的倾听。
摛翰:展示或写作文章。
媲皇坟:比拟皇家陵墓中的经典文献。
践台斗:比喻地位显赫。
心惟:心中只有。
寄岫云:寄托于山间的云雾,象征超脱尘世。
诏纶:皇帝的诏书。
夜下:深夜颁布。
天曷丧斯文:为何上天要让这种文化消失。
翻译
凤凰展翅飞翔在鹤林城邑,众多鸳鹭聚集前来
陈设的礼仪深深打动了帝王,他的文章堪比皇家陵墓中的经典
他的地位如同站在斗台上,心中却只寄托于山间的云雾
深夜里皇帝颁布诏令,为何苍天要让这样的文化消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挽吴鹤林尚书(其一)》。从这短小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古典文学的崇敬。

"凤翥鹤林邑,来仪鸳鹭群。"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其中“凤翥”意指仙鸟栖息,“鹤林邑”则是古代美好的地方名称,与仙境相呼应;“来仪”表明仪态万方,意味着事物各得其所,而“鸳鹭群”则是水鸟聚集的景象。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生命多样性的赞美。

"陈谟倾帝听,摛翰媲皇坟。" 这里的“陈谟”意指陈述古老的智慧,“倾帝听”则是将这些智慧献给帝王听闻;“摛翰媲皇坟”中“摛翰”意味着挥洒文字,而“媲皇坟”则是在比喻自己的文学才能能够与古代圣贤相媲美。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的追求和自信。

"位且践台斗,心惟寄岫云。" 这两句中,“位且践台斗”表明作者的地位虽然高,但却不忘初心;“心惟寄岫云”则是说诗人的心灵永远寄托在那清洁高远的山云之间。这两句流露出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

"诏纶方夜下,天曷丧斯文。" 这里“诏纶”意味着皇帝的命令或文学作品,“方夜下”则是在描述一种安静祥和的夜晚氛围;“天曷丧斯文”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遗产不被毁灭的期望。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维护和发扬光大文化传统的担忧。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描绘,对文学传承的尊重,以及个人精神追求的表达,是一篇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野路

笋舆行不尽,苔径入平芜。

浊淖分禾亩,新泉注芋区。

烟飞双野鹭,水立一番凫。

极目斜阳外,青山露屋隅。

(0)

冈山树色

去城五十里,忽见大冈山。

绝顶平而坦,荒蹊阻且弯。

浓阴隐现际,落照有无间。

遥睇人烟少,白云自往还。

(0)

头围

白板低檐数百椽,周围修竹袅炊烟。

山中自有梅花历,海上常看玳瑁天。

丈甲三时分䆉稏,居民终岁饱鱼鲜。

此间饶有淳民意,法古应教复井田。

(0)

台阳腊除杂咏·其九

儿小未谙用,分钱寄母奁。

欲知年渐长,扑满旧痕添。

(0)

从曹侯巡山即事

巡山不惮历崎岖,亦有壶浆在道途。

孝弟从风徵雅化,田园指日辟荒芜。

秋声作雨千林合,峦势如波万派趋。

要使边军知号令,深宵露立尚弯弧。

(0)

干豆门苦雨,二首之一【关渡门

无赖阴云拂地垂,客愁如绪一丝丝。

那堪更向秋风里,卧听黄梅细雨时。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