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驴挟策一苍头,罢相归来隐寂寥。
看到半山三不足,依然野水漫青苗。
蹇驴挟策一苍头,罢相归来隐寂寥。
看到半山三不足,依然野水漫青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半山寺的生活情景。"蹇驴挟策一苍头,罢相归来隐寂寥"两句表明隐者骑着驴子,一手持策(竹杖),头发斑白,回归自然,过着宁静的生活。这里的“罢相”指的是放下尘世的职位和名誉,“隐寂寥”则形容隐者的生活清净而又孤独。
"看到半山三不足"一句中“三不足”通常是形容事物不够完美,但在这里可能暗示隐者对于世间的观察已经淡然,不再计较世俗的不足。接下来的"依然野水漫青苗"则描绘了半山寺周围的自然景象,溪流潺潺,野草青翠,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者与尘世的平静生活,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归于自然的心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对待世俗功名利禄持平常心态。
赠君以湘山桃竹之杖,酌君以昆邱玉液之泉。
泉以益肺腑之清气,杖以扶贞节于暮年。
乃命童子敬设几筵。
抽中山秋兔之豪,舒浣花五色之笺。
涤端溪彘肝之研,磨伊川老松之烟。
遂含情而抒思,写棣萼之新篇。
请君听我歌,歌声咽塞而不传。
玉堂金马在何处,姑山汾水空连绵。
世人所后我所先。此生安得不屯邅。
但能道义追渊骞。何妨坐客寒无毡。
鸟栖深林鱼泳渊。膏以其明还自煎。
文字点勘费丹铅。朝夕胡为粥与饘。
百年飘忽如流川。今日已觉昨日贤。
青州从事殊可怜。径须呼至黄花前。
一酌入口百忧捐。与君曝背同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