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暂憩此禅林,路绕溪流石磴阴。
山气入舟知夜久,雨声连树觉村深。
寒添芋火增多事,风落灯花息妄心。
忆与高僧宿灵鹫,月斜松顶一猿吟。
客行暂憩此禅林,路绕溪流石磴阴。
山气入舟知夜久,雨声连树觉村深。
寒添芋火增多事,风落灯花息妄心。
忆与高僧宿灵鹫,月斜松顶一猿吟。
这首《夜宿山寺》由元代诗人郭天锡所作,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山中寺庙停留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寺的静谧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客行暂憩此禅林”,点明了诗人作为旅人,在山中寺庙短暂歇脚的情境。接着,“路绕溪流石磴阴”一句,以生动的笔法描绘了前往寺庙的路上,溪水潺潺,石阶蜿蜒,四周树木葱郁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山气入舟知夜久,雨声连树觉村深”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深远。山中的雾气仿佛随风飘入舟中,让人意识到时间的流逝;而远处的雨声与树影相连,更让诗人感受到村庄的深远与静谧。
“寒添芋火增多事,风落灯花息妄心”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生活的感悟。寒冷的夜晚,一炉芋火不仅提供了温暖,也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微风吹落灯花,象征着内心杂念的消散,心灵得到了净化。
最后,“忆与高僧宿灵鹫,月斜松顶一猿吟”两句,以回忆的方式,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深远的意境。诗人回忆起与高僧共宿灵鹫山的情景,月光斜照在松树顶端,一只猿猴的啼鸣,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灵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流年如驶不可控,白驹骎骎将客送。
人生五十例云衰,况我早衰抱冤痛。
幼更离乱乾荫倾,壮失慈亲家累重。
独行手足苦踽瞏,少贱衣冠稀过从。
得子差较商瞿先,娶妇未能孟光共。
终年八口费经营,万事双身劳倥偬。
负郭纵馀二顷田,课耕不够一家俸。
既无陶白货殖才,更鲜罗吉网钳用。
寒乞相自夙世修,学究科误今生中。
低首下心求童蒙,嚼字咬文狂愚蠢。
唾馀糟粕拾周秦,依样壶卢书唐宋。
石田幸得丐馀润,尘釜不至嗟屡空。
青毡株守几经年,白发萌生若有种。
子夏目眇举世嗤,昌黎头童诸生讽。
磨牛受轭无奈何,瞎马临池竟忘恐。
半生婚嫁羁向平,三径蓬蒿隐张仲。
养拙甘同巢守鸠,腾讥一任门题凤。
蛮疆触界蜗国争,朝三暮四狙公讼。
世事纷纷冷眼看,山居寂寂柔毫弄。
五十服官非所期,五十为诗聊自哄。
亦知心力抛等閒,或者年光胜醉梦。
扬子何心解客嘲,杜陵得句教儿诵。
蠹鱼活计不离书,茧蛹苦思倘成瓮。
雪里寒梅又报春,点笔且破墨池冻。
《五十述怀》【清·王润生】流年如驶不可控,白驹骎骎将客送。人生五十例云衰,况我早衰抱冤痛。幼更离乱乾荫倾,壮失慈亲家累重。独行手足苦踽瞏,少贱衣冠稀过从。得子差较商瞿先,娶妇未能孟光共。终年八口费经营,万事双身劳倥偬。负郭纵馀二顷田,课耕不够一家俸。既无陶白货殖才,更鲜罗吉网钳用。寒乞相自夙世修,学究科误今生中。低首下心求童蒙,嚼字咬文狂愚蠢。唾馀糟粕拾周秦,依样壶卢书唐宋。石田幸得丐馀润,尘釜不至嗟屡空。青毡株守几经年,白发萌生若有种。子夏目眇举世嗤,昌黎头童诸生讽。磨牛受轭无奈何,瞎马临池竟忘恐。半生婚嫁羁向平,三径蓬蒿隐张仲。养拙甘同巢守鸠,腾讥一任门题凤。蛮疆触界蜗国争,朝三暮四狙公讼。世事纷纷冷眼看,山居寂寂柔毫弄。五十服官非所期,五十为诗聊自哄。亦知心力抛等閒,或者年光胜醉梦。扬子何心解客嘲,杜陵得句教儿诵。蠹鱼活计不离书,茧蛹苦思倘成瓮。雪里寒梅又报春,点笔且破墨池冻。
https://shici.929r.com/shici/ZsPp76AA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