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英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五》
《英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五》全文
宋 / 朱长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有德三宗后,无忧累圣间。

凤当金粟翥,龙隔鼎湖攀。

玉几言犹在,霓旌去不还。

园陵饶瑞气,东接永昭山。

(0)
注释
有德:指有高尚品德的君主。
无忧:没有忧虑。
累圣:连续多位圣明的君主。
凤:凤凰,象征吉祥。
金粟:金色的谷粒,形容凤凰的华美。
翥:飞举。
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兽。
鼎湖:传说中龙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天宫。
玉几:珍贵的玉制几案,可能指代皇位或重要的遗物。
霓旌:五彩斑斓的旗帜,常用于帝王出行。
园陵:皇家陵园。
瑞气:吉祥的云气,象征福运。
永昭山:寓意永恒和显赫的山脉。
翻译
在德行崇高的君主之后,没有忧虑困扰着圣贤之辈。
凤凰如同金色谷粒般展翅飞翔,龙却只能隔着鼎湖仰望天际。
那珍贵的玉几上的话语似乎仍在耳边回响,华丽的霓旌已消失不再返回。
皇家陵园充满祥瑞之气,向东连接着永恒的昭示山脉。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皇家气派和深沉忧郁情感的诗,通过对古代圣主和德行的追念,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代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繁华景象的憧憬。诗中“有德三宗后,无忧累圣间”一句,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太平盛世,每个君主都继承并发扬光大了前代的美德,国泰民安,没有忧虑和痛苦。

接下来的“凤当金粟翥,龙隔鼎湖攀”则是用神异的动物来比喻皇家的尊贵与权威。凤凰、龙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瑞兽,象征着帝王的权力和国家的繁荣。

“玉几言犹在,霓旌去不还”一句中,“玉几”是用来放置皇帝墨宝或其他重要物品的桌子,这里的“言犹在”意味着过去君主的教诲或命令仍然被人们所铭记,而“霓旌去不还”则表达了对逝去时代的无尽哀伤,"霓旌"指的是皇家用来装饰的大旗,这里暗示着荣耀已逝,不可复返。

最后,“园陵饶瑞气,东接永昭山”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皇家的园陵(帝王的陵墓)充满了祥瑞之气,与远方的名山相连,体现了一种超越生死、与宇宙同在的情怀。

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通过对古代美好记忆的回顾,表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未来的期待。

作者介绍

朱长文
朝代:唐   生辰:780

生卒年不详。江南诗人。在湖州,与皎然、裴澄同送梁肃归朝。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二八。《全唐诗》存诗6首,断句2句
猜你喜欢

秋日见橘花二首·其二

不夜非关月,舞风也自香。

著花能许细,落子不多长。

玉糁开犹半,金须撚更强。

得秋何恨晚,映暑却生凉。

(0)

春半雨寒牡丹殊无消息

今岁芳菲尽未忙,去年二月牡丹香。

寒暄不定春光晚,荣落俱迟花命长。

才一两朝晴炫野,又三四阵雨鸣廊。

鞓红魏紫拳如蕨,而况姚家进御黄。

(0)

午憩褚家方清风亭二首·其一

此老忒疏放,与春无怨私。

何须寒食日,恰是别家时。

荒店两三只,野花千万枝。

前山有底恨,也学客间眉。

(0)

午憩堆钱岭

蚤作难为饭,前途又苦饥。

尘劳正未了,眠食且随宜。

小憩那思去,追程得更迟。

馆人只冷眼,还为惜奔驰。

(0)

午热憩忠义渡

秋阳嗔我紧追程,急泊临流一短亭。

摘索风巾些子倦,苍茫水枕霎时醒。

单牌双堠头都白,万壑千岩眼强青。

不及溪边老亭父,一生卧护竹窗棂。

(0)

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三首·其二

君家诗伯老师川,解道芦花落钓船。

莫笑东湖秋水冷,近来新吐一枝莲。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