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黄河》
《渡黄河》全文
清 / 李宪噩   形式: 古风

我行大梁道,日夕黄河渡。

河水浩漫漫,故乡在何处?

风起广沙岸,烟昏远野树。

孤舟乘危波,惝恍不敢顾。

游子杳天末,谁识南荒路?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渡黄河》,是清代诗人李宪噩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黄河上航行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首句“我行大梁道,日夕黄河渡”,点明了诗人行走在大梁的路上,傍晚时分准备渡过黄河。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其壮阔与浩瀚在此得到了生动的描绘。接下来,“河水浩漫漫,故乡在何处?”一句,诗人借黄河的浩渺无垠,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漂泊异乡的孤独感。

随后,“风起广沙岸,烟昏远野树”描绘了黄河岸边的景象,狂风卷起黄沙,烟雾弥漫,远处的树木也变得模糊不清,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残酷,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波动与不安。

“孤舟乘危波,惝恍不敢顾”则进一步刻画了诗人乘坐的小船在汹涌的黄河上艰难前行的场景。危波暗喻着旅途中的困难与挑战,而“惝恍不敢顾”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未知与危险时的犹豫与恐惧,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游子杳天末,谁识南荒路?”诗人以游子自比,感叹自己如同飘零于天边的孤雁,不知何时才能找到归途。这一句不仅深化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与探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诗人的情感与黄河的壮美融为一体,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壮丽,又深刻揭示了人在旅途中的孤独、迷茫与对家的深切渴望。

作者介绍

李宪噩
朝代:清

李宪噩,字怀民,以字行。号十桐,高密人。诸生。有《十桐草堂诗集》。
猜你喜欢

随州献李侍御二首·其二

再刖未甘何处说,但垂双泪出咸秦。

风尘匹马来千里,蓬梗全家望一身。

旧隐每怀空竟夕,愁眉不展几经春。

今朝傥降非常顾,倒屐宁惟有古人。

(0)

闲中好

闲中好,尽日松为侣。此趣人不知,轻风度僧语。

(0)

山居诗二十四首·其十五

千岩万壑路倾欹,杉桧濛濛独掩扉。

斸药童穿溪?去,采花蜂冒晓烟归。

闲行放意寻流水,静坐支颐到落晖。

长忆南泉好言语,如斯痴钝者还稀。

(0)

赠道者

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

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

(0)

美人分香

艳色本倾城,分香更有情。

髻鬟垂欲解,眉黛拂能轻。

舞学平阳态,歌翻子夜声。

春风狭斜道,含笑待逢迎。

(0)

赠崔纯亮

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

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

有碍非遐方,长安大道傍。

小人智虑险,平地生太行。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始知君子心,交久道益彰。

君心与我怀,离别俱回遑。

譬如浸蘖泉,流苦已日长。

忍泣目易衰,忍忧形易伤。

项籍岂不壮,贾生岂不良。

当其失意时,涕泗各沾裳。

古人劝加餐,此餐难自强。

一饭九祝噎,一嗟十断肠。

况是儿女怨,怨气凌彼苍。

彼苍若有知,白日下清霜。

今朝始惊叹,碧落空茫茫。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