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长河水,有时鸣不平。
河边古樟树,亦各有枯荣。
人事关时数,春风莫世情。
贤哉沧海月,夜夜一般明。
门外长河水,有时鸣不平。
河边古樟树,亦各有枯荣。
人事关时数,春风莫世情。
贤哉沧海月,夜夜一般明。
这首诗以门外长河和河边古樟树为背景,描绘了世间沧桑变迁的景象。"长河水,鸣不平"寓言了世事的起伏不定,河水的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古樟树,各有枯荣"则暗示了生命的更迭,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人间兴衰相对照。
"人事关时数"表达了诗人对人事变迁的感慨,认为人的命运受制于天数和时机。"春风莫世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春风虽能带来生机,但在无情世事面前显得无力。
最后两句"贤哉沧海月,夜夜一般明"以明亮的沧海之月比喻贤德之人,无论世事如何变化,他们的光辉始终如一,寓意着坚守道义的精神恒久不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家族兴衰、世事无常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贤良美德的赞美。戴复古的诗风质朴而深沉,此诗体现了他的这一特点。
闽山去天馀尺五,渔浦撼舟滨九死。
临水登山万里来,却向春围饮墨水。
白云目断无飞翰,夜将剑铗于谁弹。
世人相马例嫌瘦,饿死首阳不作难。
侧闻天下有人杰,洗出新诗耿冰雪。
年来亦复坐文穷,空使品流居第一。
抠衣浩歌起相从,雨意那忧泼墨浓。
匆匆对语一笑粲,万斛穷愁一洗空。
公今清誉高星斗,我乃栖迟事奔走。
收拾政赖退之豪,瘦寒不复麾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