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红迤晓来稀,愁见花飞镇掩扉。
不是杜鹃啼彻夜,无人知道又春归。
雨中红迤晓来稀,愁见花飞镇掩扉。
不是杜鹃啼彻夜,无人知道又春归。
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晚春十二首之十二》描绘了一幅雨后清晨的落花图景。"雨中红迤晓来稀",寥寥几字便勾勒出雨后的清新,花瓣被雨水打湿,显得更加鲜红,但随着黎明的到来,花朵的数量逐渐减少,透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愁见花飞镇掩扉",诗人愁绪满怀,每当看到花瓣飘落,便忍不住关上屋门,似乎想要阻挡春天的消逝。
接下来两句"不是杜鹃啼彻夜,无人知道又春归",诗人将春归的讯息归咎于杜鹃的啼鸣,暗示即使没有杜鹃的长夜哀啼,人们也难以察觉春天已经悄然离去。这里寓言式的表达,既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也流露出对春光不再的惋惜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通过雨后落花和杜鹃啼鸣,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消逝的敏感与无奈,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无常的深深思考。
忆昔宫花压帽檐,如今野褐替朝衫。
邯郸梦觉身犹在,安得寒山喝破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