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破风斜漏不休,布衾无里卧穷秋。
贫家未说田家苦,狼籍残书湿自收。
屋破风斜漏不休,布衾无里卧穷秋。
贫家未说田家苦,狼籍残书湿自收。
这首诗描绘了贫寒之家在风雨交加的秋天里的困苦生活。首句“屋破风斜漏不休”形象地展现了房屋破败,风雨侵袭,漏水不止的景象,暗示了生活的艰难与环境的恶劣。次句“布衾无里卧穷秋”则进一步描述了主人公在寒冷的秋季,仅有一层薄薄的被子,无法抵御严寒的境况,表现了物质条件的极度匮乏。
后两句“贫家未说田家苦,狼籍残书湿自收”,转而从侧面反映了生活的艰辛。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田家”的具体困境,但通过“未说田家苦”这一转折,暗示了除了眼前的贫困,还有更深一层的忧虑和挑战。最后,“狼籍残书湿自收”一句,既是对书籍的珍惜,也象征着即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人们仍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的尊重,体现了精神世界的坚韧与不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贫寒之家在恶劣环境下的生活状态,以及在逆境中仍保持的尊严与希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春风歇桃李,秋雨深莓苔。
萧然公馆间,得此奇种栽。
九天清露零,一道红云开。
句牵绿衣队,酣宴瑶池杯。
秾妆月鉴悬,丽服霜刀裁。
瑞莲涌平地,妙色分五台。
暂陪飞仙游,偏称幽人怀。
终疑阆苑去,嘉会何时谐。
此日眼双明,临风首低回。
长当歌楚骚,招得花神来。
我爱林虑山,不处要路津。
兹焉几千古,绝彼朝市尘。
我来成素交,澹澹日益亲。
形骸两相忘,谁主复谁宾。
充然乐我饥,怡然栖我神。
朝光连暮色,佳意含馀春。
心境一融会,世味殊未真。
奕奕草木光,熙熙禽鸟驯。
众物欣有托,吾庐行亦新。
诗书咏而归,况有耆德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