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梳白发乱成堆,昼减青精夜旷杯。
落叶何繁愁里听,漏声如诉闇中催。
浮生谁免老病死,良药无过归去来。
只待桂花狼籍后,便辞羽洞下天□。
朝梳白发乱成堆,昼减青精夜旷杯。
落叶何繁愁里听,漏声如诉闇中催。
浮生谁免老病死,良药无过归去来。
只待桂花狼籍后,便辞羽洞下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中的心境与感受,充满了对生命无常和衰老的感慨。首句“朝梳白发乱成堆”形象地展现了岁月在诗人身上留下的痕迹,白发纷乱,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接下来的“昼减青精夜旷杯”,则通过白天减少的精力和夜晚独自饮酒的情景,进一步表现了病中人的孤独与无力感。
“落叶何繁愁里听,漏声如诉闇中催。”这两句将自然界的景象与内心的愁绪巧妙结合,落叶的繁多在愁苦中听来更添凄凉,而深夜滴答的漏声仿佛在催促着时间的流逝,加重了对生命短暂的哀叹。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生命易逝、年华老去的深深忧虑。
“浮生谁免老病死,良药无过归去来。”这两句直抒胸臆,道出了对人生无常的无奈与接受。诗人认为,无论是谁都无法逃脱老病死的命运,即便是最好的药物也无法改变这一自然规律。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生命本质的一种深刻理解。
最后,“只待桂花狼籍后,便辞羽洞下天□。”这里的“桂花狼籍”可能象征着秋天的凋零或生命的终结,而“辞羽洞下天□”则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归隐或解脱之境。整首诗以病中之人的视角,细腻地描绘了对生命、衰老、死亡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深沉的人生哲思。
津柳著阴,夜窗歇雨,梦醒青山归晚。
渺然华发坐沧波,怪十年、故怀轻换。清杯恨溅。
任拂拭、星文锈断。傍西风、睨画堂多少,偎人残燕。
西池宴。屈戌铜铺,但有愁一片。
玉楼帘影至今垂,睡冥冥、翠瀛三浅。迷阳唱倦。
倚沈醉、蛾眉青眼。怕重逢、墨泪单衣渍满。
所思何极。嗟佳人误约,更无消息。
待寄陇、亲折庭梅,怕凄断管春,未禁遥驿。
暮雪归鸿,暗愁尽、玉关行色。又高寒望彻。
把酒问天,是何年夕。花边记吟短笛。
间铮琮韵玉,歌和泉石。
信自有、相赏生平,但一壑一丘,怎论胸臆。
梦里佳期,拼旧日、风流无觅。
算从来、念君念我,也应鬓白。
恼春心、更无寻觅,猜遍朝朝行止。
觉到处、相逢难避。幻作千般明媚。
晕柳生颦,扶花欲笑,看似愁还喜。
惊骤落、出杏村帘,过客断魂,偏在斜阳流水。
飘几多、楼台粉雾,赚得蝶情全坠。
静选绿阴,悠然古梦,伴著娇莺睡。
日渐长怎遣,随人卧也又起。
听一声、啼鹃烛外,暗想黄昏垂泪。
去尽燕鸿,山河无限,事远将天比。
忆汉宫不见,依稀画图人丽。
凉意当门。看玲珑琢玉,一抹烟痕。
画屏新梦转,映玉阶罗袜,月影黄昏。
微融粉褪,细贴黄匀。更净无暗尘。
就侬还撇低旋顾,心事谁论。到此际、恁解温存。
冰纨掩面,纤素含颦。
香户谁共倚,怕玉簪相对,先为消魂。
蓝桥杳,银烛空陈。
阑干凭独倚,西风冷、罗袂单寒手自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