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樊川长老》
《赠樊川长老》全文
唐 / 可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瘦颜颧骨见,满面雪毫垂。

坐石鸟疑死,出门人谓痴。

照身潭入楚,浸影桧生隋。

太白曾经夏,清风凉四肢。

(0)
翻译
憔悴的脸庞颧骨凸显,满脸的胡须如白雪下垂。
坐在石头上鸟儿疑心他是死的,出门时人们称他为痴人。
潭水映照着身影仿佛进入了楚国的境地,桧树的影子沉浸其中如同隋朝的遗迹。
他曾像太白星般耀眼,如今清风拂过,凉意透彻四肢。
注释
瘦颜:形容面容消瘦。
颧骨:脸颊骨。
雪毫:白色的胡须。
垂:下垂。
坐石鸟疑死:形容人静止不动的样子使鸟儿疑惑。
谓痴:认为他痴傻。
照身潭:照见自己身影的潭水。
入楚:此处借用楚国,表达深远、古老之意。
浸影:倒影沉浸在水中。
桧生隋:隋朝时期的桧树,表示年代久远。
太白:指李白,唐朝诗人,号青莲居士。
曾经夏:经历过人生的辉煌时期。
清风:清凉的风。
凉四肢:形容身心舒爽,清凉透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瘦颜颧骨见,满面雪毫垂",通过对隐者的外貌的刻画,表现出他淡泊名利、不以物喜的生活态度。"坐石鸟疑死,出门人谓痴"则透露出他与世俗的隔绝,以及周围人的误解。

"照身潭入楚,浸影桧生隋"中的“潭”指的是清澈的水潭,这里是隐者生活的地方,而“浸影”则形容他的身影投射在水中,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后两句"太白曾经夏,清风凉四肢",则描绘了隐者在大自然中的宁静与和谐,"太白"指的是李白,这里可能是对李白隐逸生活的赞美,而“清风”、“凉四肢”则强调了一种超脱尘世、心境自在的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们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心声。

作者介绍

可止
朝代:唐   籍贯:范阳高丘(河北省涿州市)   生辰:公元860年-934年

可止(公元860年-934年),唐末五代之际洛京长寿寺僧。姓马氏,范阳高丘(河北省涿州市)人,约唐昭宗天佑初前后在世。唐昭宗干宁年间(公元八九六年左右)进诗,赐紫袈裟。后唐明宗令住持洛京(今洛阳)长寿寺,赐号文智大师。可止所作诗,有三山集《全唐诗》传世。《全唐诗》中存其诗九首。
猜你喜欢

次李铁谷召会韵·其三

花来劝饮何源源,醉倒不知何处园。

莫问解醒多少在,刘郎当日口澜翻。

(0)

汤涧松诞日次韵·其一

半酣画里看芙蓉,仿佛西湖二月中。

冷蕊疏枝无处觅,安排杖履又随公。

(0)

次何雩峰运使水患诗韵

垫湿愁看瓦上松,移居无力向东峰。

漏天不补雨连月,压岭欲颓云万重。

稻陇鱼龙争穴窟,橘林奴隶没侯封。

老农家具饥难卖,折柄长镵破斗蓬。

(0)

汤外翰社会次韵

方筇八十未扶公,问柳寻花日正中。

猿鹤品流应自别,芝兰气味许谁同。

睢阳赋后诗名在,栗里归来酒兴浓。

今古再逢真率会,主盟端合谢贤东。

(0)

寿日侄元升以诗致贺用韵

伏枕诗成拨枕兴,百年技痒共浮生。

梳头菊日摇窗白,自寿新篝赛雪清。

洛下有园谁与乐,猗兰一弄有遗馨。

寒梅正发思攀折,四海无缘得寄声。

(0)

亲旧赠履儿应贡赴京和答·其二

泮池春满杏坛春,紫水宾贤总出群。

可有凤毛誇盛世,亦知龙种出翔麟。

朝廷有道青春好,岁月无情白发新。

万里前程须早计,莫矜双鬓绿于云。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