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罢值独归迟,墨沈将秋入研池。
坐到夜深清不寐,琐窗凉影碧参差。
玉堂罢值独归迟,墨沈将秋入研池。
坐到夜深清不寐,琐窗凉影碧参差。
这首元代诗人贡性之的《东坡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竹林的静谧之美。诗中“玉堂罢值独归迟”一句,仿佛让我们看到一位文人结束公务后独自归家的情景,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寂寞与宁静。接着,“墨沈将秋入研池”则通过墨汁即将在研石上融入秋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季节变换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文人的创作状态。
“坐到夜深清不寐”一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深夜未眠,沉浸在思考或创作中的情景,表现了其对学问或艺术的执着追求。“琐窗凉影碧参差”则是对竹林夜景的精彩描绘,通过“琐窗”这一细节,展现了竹林与月光交织的美丽画面,而“凉影碧参差”更是将竹影在月光下摇曳生姿、层次分明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清凉、幽静之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竹林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太姥、靓冰奁乍开,黛蛾新扫。拖青曳缟。
婵娟子、善心为窈。开轩坐对、天海同悲山容悄。
镜空卷云衣,塔影凌霞表。憺忘归、引芳醥。
邛海旧游,醉上蛙泸,花深樵径窎。
映水万炬爇,掩寒月,珠光小。助夜色、夷歌好。
叹频年、羁栖犹远道。写异俗殊乡,笔底描愁照。
故山何计归老。
笑脱朝衣,谢金耳车,戴笋箨冠。
看焚余谏草,门生偷写,醉中笛谱,妙伎争传。
轼愿为滂,贾犹悼屈,此意苍茫莫问天。
春风里,有茶条七尺,拄上西山。归来收拾青编。
便拟上江东范蠡船。
试千回铸就,赵家如意,数言解却,方社连环。
一访钟陵,再游玄墓,意在铜官离墨间。
觚棱远,向吴中回首,秋柳如烟。
挂春帆、清波门外,垂杨几换金缕。
佳人更比湖山好,三十年前旧雨。今健否。
道右手、姜芽难下鲈鱼箸。重寻画谱。
是戊戌灾年,孤山隐者,自写六桥树。
趁秋潮,我亦乘槎东去。谁赍神臂弓弩。
荷花桂子香如海,蟹眼茶铛再煮。君记否。
记十锦、名城旧是钱家土。香山俊语。
与玉局仙词,一齐分付,湖上采菱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