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愁中又病中。曲屏近底拟相逢。
衔书青鸟若为通。
人在西厢羞不起,船如南漕惯回空。
寇家烛泪为谁浓。
消息愁中又病中。曲屏近底拟相逢。
衔书青鸟若为通。
人在西厢羞不起,船如南漕惯回空。
寇家烛泪为谁浓。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诗人樊增祥所作的《浣溪纱》系列中的第四首。从诗句内容来看,诗人身处愁病之中,期待着与远方的人通过某种方式沟通,但似乎困难重重。"曲屏近底拟相逢"描绘了诗人想象在曲折的屏风后或许能与对方不期而遇,然而"衔书青鸟若为通"则借用了神话中的青鸟传信的意象,暗示通信的艰难。
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人在西厢羞不起,船如南漕惯回空。"这里的"西厢"可能暗指诗人与对方分离的场景,他感到羞涩而无法启齿,反映出内心的矛盾和犹豫。"船如南漕惯回空"则以船只比喻自己的心情,暗示了频繁的期待落空,如同南来北往的漕运船只常常空载而归。
最后,诗人以"寇家烛泪为谁浓"收尾,"寇家"可能象征着战乱或忧患,"烛泪"则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哀愁,烛火摇曳,泪水浓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身处困境中的愁苦和期待,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