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忧岂相仍,浩然乐幽栖。
山空夜花落,木密春鸟啼。
我厌朝市居,揽衣起闻鸡。
沈忧岂相仍,浩然乐幽栖。
山空夜花落,木密春鸟啼。
我厌朝市居,揽衣起闻鸡。
这首明代张孟兼的《寄桃源郑徵士(其六)鸡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沈重忧虑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沈忧岂相仍"表达了诗人持续的忧虑并未消减,"浩然乐幽栖"则流露出他对宁静隐居生活的深深喜爱。接下来的两句"山空夜花落,木密春鸟啼"通过描绘夜晚山间的寂静和春天鸟儿的啼鸣,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自然氛围。
"我厌朝市居"直接吐露了诗人对都市生活的厌倦,"揽衣起闻鸡"的动作更是生动地展现了他听到鸡鸣后急于离开尘世、回归田园的愿望。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
笑先生。懒云妨了躬耕。
正东轩、招宾置酒,荼蘼只有空棚。
上林莺、不知何处,中原鹿、甚事干卿。
衰叟龙钟,扶人倚杖,不登泰岱望蓬瀛。
问江上、羊裘垂钓,可是为浮名。
只赢得、几间茅屋,一卷茶经。
更萧萧、诸僮散去,有人来叩柴荆。
藤萝深、蓬蓬院落,鸣鸟语、款款窗棂。
三日开晴,雨宵听雨,最宜人、暄浅更寒轻。
是豆子、青黄时候,晴雨恰均平。
年时好、莫愁无粟,那管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