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倚茭天,白防云路,断矶一掌孤擎。
周遮人面,风破晚霞明。
携酒自寻幽径,浑道是、未有人经。
欹岩畔、一樽对月,歇语听江声。多情。
相恋久,花间著句,石上留名。
更凭高怅望,烟水冥冥。
指点六朝旧事,犹疑在、月观风亭。
长淮影,寒鸥暖鹜,千古泛金陵。
翠倚茭天,白防云路,断矶一掌孤擎。
周遮人面,风破晚霞明。
携酒自寻幽径,浑道是、未有人经。
欹岩畔、一樽对月,歇语听江声。多情。
相恋久,花间著句,石上留名。
更凭高怅望,烟水冥冥。
指点六朝旧事,犹疑在、月观风亭。
长淮影,寒鸥暖鹜,千古泛金陵。
这首明代末期清朝初年的词作《满庭芳·登燕子矶》描绘了作者在燕子矶上所见的自然景色和历史沉思。开篇以“翠倚茭天,白防云路”描绘出一幅青翠山峰依傍天空,白云缭绕的景象,展现出燕子矶的秀美与神秘。接着,“断矶一掌孤擎”形象地刻画出岩石峭立,仿佛一只巨手托举着大地的壮观画面。
“周遮人面,风破晚霞明”两句,通过晚霞的明暗变化,暗示时间的流转,也烘托出词人登临的时刻。接下来,词人独自寻幽探胜,感叹此处似乎罕有人迹,唯有“一樽对月”,听着江水潺潺,显得孤独而深沉。
“多情”一句过渡到对历史的感慨,词人借花间留名、石上题句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他登高远望,烟水茫茫,引发对六朝往事的怀想,那些遗迹仿佛还在月观风亭之间。最后,词人以“长淮影,寒鸥暖鹜”收束,借淮河的倒影和飞翔的水鸟,寓言历史的沧桑变迁,以及金陵(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永恒记忆。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怀,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历史文化的融入,情感深沉,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