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拙林泉久避人,西门斜日鸟啼春。
东君乱撒榆钱下,散与贫家不算缗。
养拙林泉久避人,西门斜日鸟啼春。
东君乱撒榆钱下,散与贫家不算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暮春景象。诗人以“养拙林泉久避人”开篇,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接着,“西门斜日鸟啼春”一句,通过夕阳西下时分,鸟儿在林间欢快啼鸣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东君乱撒榆钱下”,这里的“东君”指的是春天的象征,即春神。诗人用“乱撒榆钱”这一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榆钱仿佛是春神随意洒落的礼物,给贫寒之家也带来了希望和喜悦。“散与贫家不算缗”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美好不仅属于富足的人们,即使是贫寒之家也能感受到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普遍恩泽的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暮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从来膏粱鄙世胄,岂知牛后与鸡口。
况乃末俗交道衰,时态纷纷翻覆手。
刘君门多长者辙,俗子驱车未容蹂。
斯文博约有王郎,正如白二得元九。
子猷无事只种竹,渊明有巾惟漉酒。
万钟五斗唾不顾,冷笑累累印如斗。
我今已无田园归,身外宁论婚嫁有。
卞和三献已两刖,被褐会当逢一剖。
今君家世自汾阳,汉相人物何堂堂。
坐使斯民歌乐康,岂弟之化如龚黄。
趣君移具过吟窗,羽虫得时已飞扬。
清晓高堂,春晚处、旧红新绿。
耸曩昔、蟠桃初种,更并潭菊。
强健老人松下鹤,森荣孙子霜中竹。
看共持、寿斝祝期颐,倾醽醁。烘晴昼,炉烟馥。
连永夜,笙歌簇。喜一时欢意,何人兼足。
早愿诸甥成宅相,便从明岁开汤沐。
向年年、今日度新腔,调仙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