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非必苦,游侠更为雄。
七宝成双剑,三年造一弓。
杀人沉海日,走马逐边风。
意气怀明主,谁论万里功。
从军非必苦,游侠更为雄。
七宝成双剑,三年造一弓。
杀人沉海日,走马逐边风。
意气怀明主,谁论万里功。
这首《从军行》是明代诗人沈鍊的作品,通过诗歌展现了从军者的豪情与壮志。
首句“从军非必苦”,开篇即打破传统对从军的刻板印象,强调从军并非必然艰苦,而是充满英雄气概的选择。接着,“游侠更为雄”进一步点明从军者不仅勇敢,更有游侠般的豪迈与不羁。
“七宝成双剑,三年造一弓”描绘了从军者装备精良,技艺高超,无论是七宝打造的双剑还是经过三年精心制作的强弓,都彰显了他们非凡的技能和对武器的极致追求。
“杀人沉海日,走马逐边风”这两句则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从军者在战场上的英勇与决绝。杀人后尸体沉入大海,马蹄追逐着边疆的疾风,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激烈。
最后,“意气怀明主,谁论万里功”表达了从军者对君主的忠诚与对功名的渴望。他们怀揣着对明主的忠心,不计较个人的功绩,只愿为国家和君王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体而言,《从军行》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明代从军者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对国家的忠诚,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佳作。
山人到家仅四壁,山人出门无一钱。
岑参我兄常建弟,安能改弦媚少年。
长安笔耕何限子,时清不夺朱门权。
山人失意掉头去,幞被凄凉下广川。
那能比肩郭泰舫,乍可寄鲙张翰船。
吾伊新句不离口,有似枯木号饥蝉。
少年齿舌利于戟,展转千秋复可怜。
古来好竽非所论,吾意亦欲琴无弦。
燕中国手颜子明,十年坐制中原盟。
永嘉髯鲍故前辈,句践自老江淮兵。
橘叟衔龙擘空去,却堕燕中小侯里。
人云两雄不并立,何得生颜复生李。
李郎十指如悬槌,欲入颜垒张李旗。
攻瑕陡合鱼乌阵,拾子俱成龙凤飞。
拂衣遂走东南天,一枰所指前无坚。
三吴老将尽披靡,何况纷纷诸少年。
二月桃花闭门雨,隐囊对君聊手语。
思剧凭摧石畔柯,狂来不惜山阴墅。
吾家积薪吾所师,安用向汝低头为。
燕公席上间新偈,敌手人人知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