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郑风流俱外家,源流如此见津涯。
难兄竟没荒三径,吾叔重嗟书五车。
家世诗声继叔起,古来材秀滞长沙。
顺宁不作南轩死,吾道伤哉鬓已华。
晁郑风流俱外家,源流如此见津涯。
难兄竟没荒三径,吾叔重嗟书五车。
家世诗声继叔起,古来材秀滞长沙。
顺宁不作南轩死,吾道伤哉鬓已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寄赠给侯宿彦明的作品,通过对晁郑两家的风流往事和才学的描绘,表达了对侯氏家族才子命运的感慨。首句“晁郑风流俱外家”暗示了两家的文采风流,接着“源流如此见津涯”赞扬了他们的文化底蕴深厚。诗人提到“难兄竟没荒三径”,感叹侯宿彦明的兄长未能继续家族的辉煌,而“吾叔重嗟书五车”则表达了对侯宿彦明叔父学识渊博的敬佩。
“家世诗声继叔起”肯定了侯家的诗书传统,然而“古来材秀滞长沙”又透露出才子在古代常常遭遇怀才不遇的命运,暗示侯宿彦明可能也有类似的经历。最后,“顺宁不作南轩死,吾道伤哉鬓已华”表达了诗人对侯宿彦明未能如愿施展才华的同情,以及自己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家族历史和个人际遇为线索,寓言深沉,情感真挚,展现了赵蕃对友人的关怀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