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称汲黯,近古社稷臣。
卓乎天地间,百世有馀芬。
宋公廊庙姿,志虑殊精纯。
由来慕前烈,愿学在斯人。
虽处江湖远,拟欲践臣邻。
苟非尧舜道,肯向黼扆陈。
尝笑贾太傅,前席对鬼神。
著述累万言,所言皆归仁。
为君观此书,四海属经纶。
为臣观此书,有术能致君。
圣贤友多闻,我亦忝嘉宾。
持此以赠我,读之至夜分。
抚卷再三叹,良可媲典坟。
武皇称汲黯,近古社稷臣。
卓乎天地间,百世有馀芬。
宋公廊庙姿,志虑殊精纯。
由来慕前烈,愿学在斯人。
虽处江湖远,拟欲践臣邻。
苟非尧舜道,肯向黼扆陈。
尝笑贾太傅,前席对鬼神。
著述累万言,所言皆归仁。
为君观此书,四海属经纶。
为臣观此书,有术能致君。
圣贤友多闻,我亦忝嘉宾。
持此以赠我,读之至夜分。
抚卷再三叹,良可媲典坟。
这首诗是明代蜀献王所作的《读基命录》,他以古代名臣汲黯和宋公为榜样,赞扬了他们作为社稷重臣的高尚品质和忠诚精神。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前贤的仰慕,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也渴望效仿他们的行为,遵循尧舜之道,积极进言献策。同时,他将阅读的《基命录》视为圣贤之书,认为它具有深远的教诲意义,无论是对于君主还是臣子,都能提供治国理政的智慧。最后,诗人感慨万分,认为此书的价值堪比经典文献,令人深思。
职忝翩翩逐建牙,笈随征骑入胡沙。
定将千里书凭雁,应看三春雪当花。
年长有心终报国,时清到处便营家。
逢秋不拟同张翰,为忆鲈鱼却叹嗟。
作相开黄阁,为郎奏赤墀。
君臣道合体,父子贵同时。
国以推贤答,家无内举疑。
凤池真水镜,兰省得华滋。
未睹风流日,先闻新赋诗。
江山清谢朓,花木媚丘迟。
吏部来何暮,王言念在兹。
丹青无不可,霖雨亦相期。
昔我投荒处,孤烟望岛夷。
群鸥终日狎,落叶数年悲。
渔父留歌咏,江妃入兴词。
今将献知己,相感勿吾欺。
五谏留中禁,双旌辍上才。
内臣持凤诏,天厩锡龙媒。
宴语暌兰室,辉荣亚柏台。
怀黄宜命服,举白叹离杯。
景霁山川迥,风清雾露开。
辰溪分浩淼,僰道接萦回。
胜理环中得,殊琛徼外来。
行看旬岁诏,传庆在公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