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春雪未全消,路并浮梁步石桥。
深绿渐归高柳叶,浅红初上小梅梢。
峭寒寺院钟声起,昏暮人家烛影摇。
一夜东风吹酒醒,梦回花月是元宵。
南山春雪未全消,路并浮梁步石桥。
深绿渐归高柳叶,浅红初上小梅梢。
峭寒寺院钟声起,昏暮人家烛影摇。
一夜东风吹酒醒,梦回花月是元宵。
这首诗描绘了南宋时期正月十三日的春日景象,诗人韩淲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初春时节的自然风光与生活情境。
首联“南山春雪未全消,路并浮梁步石桥”描绘了山间春雪未尽,道路旁有浮桥和石桥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颔联“深绿渐归高柳叶,浅红初上小梅梢”则通过“深绿”与“浅红”的色彩对比,生动地展现了柳叶与梅花的生机勃勃,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颈联“峭寒寺院钟声起,昏暮人家烛影摇”描绘了傍晚时分,寺庙中钟声响起,家家户户烛光摇曳的温馨画面,既有宗教的庄严,又有生活的温暖。尾联“一夜东风吹酒醒,梦回花月是元宵”则以一夜春风为引,将读者带入一个梦回元宵佳节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春天的美丽景色与人们的生活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