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药瓢天下绝,全如浑金割如月。
彪炳文章智使然,生成在我不在天。
若言有物不繇物,何意中虚道性全。
韦生能诗兼好异,获此灵瓢远相遗。
仙侯玉帖人漫传,若士青囊世何秘。
一捧一开如见君,药盛五色香氛氲。
背上骊龙蟠不睡,张鳞摆颔生风云。
世人强知金丹道,默仙不成秽仙老。
年少纷如陌上尘,不见吾瓢尽枯槁。
聊将系肘步何轻,便有三山孤鹤情。
东方小儿乏此物,遂令仙籍独无名。
野人药瓢天下绝,全如浑金割如月。
彪炳文章智使然,生成在我不在天。
若言有物不繇物,何意中虚道性全。
韦生能诗兼好异,获此灵瓢远相遗。
仙侯玉帖人漫传,若士青囊世何秘。
一捧一开如见君,药盛五色香氛氲。
背上骊龙蟠不睡,张鳞摆颔生风云。
世人强知金丹道,默仙不成秽仙老。
年少纷如陌上尘,不见吾瓢尽枯槁。
聊将系肘步何轻,便有三山孤鹤情。
东方小儿乏此物,遂令仙籍独无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名为《荅韦山人隐起龙文药瓢歌》。诗中通过对药瓢的描述,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野人药瓢天下绝,全如浑金割如月。彪炳文章智使然,生成在我不在天。"
这几句描写药瓢的精美绝伦,如同浑融的黄金切割成月牙状,彰显出诗人对药瓢工艺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超脱尘世、自有主张的情怀。
"若言有物不繇物,何意中虚道性全。"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物我两忘、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体现出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
"韦生能诗兼好异,获此灵瓢远相遗。"
这里赞美了一位名叫韦生的诗人,其诗歌才能与对药瓢的喜爱并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希望这份珍贵的物品能够传承下去。
"仙侯玉帖人漫传,若士青囊世何秘。"
这一句中“仙侯”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仙人,“玉帖”则是用玉石制作的书信或符咒等物品,诗人通过这种神秘的元素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一捧一开如见君,药盛五色香氛氲。"
这里描绘了一幅打开药瓢时,药物五彩缤纷、香气扑鼻的情景,让人仿佛亲眼目睹了仙界的奇景。
"背上骊龙蟠不睡,张鳞摆颔生风云。"
这两句则是对药瓢上的装饰进行描绘,骊龙蟠饰象征着力量与神秘,而“张鳞摆颔”则是在形容其生动的姿态,如同能呼风唤雨。
"世人强知金丹道,默仙不成秽仙老。"
这句诗表达了对世俗之人对于修炼金丹的执着,以及诗人对于这种追求的超然态度。
"年少纷如陌上尘,不见吾瓢尽枯槁。"
这里“年少”指的是青年时期,"纷如陌上尘"则是说往昔岁月如同路边的尘土,而"不见吾瓢尽枯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珍贵药瓢的眷恋。
"聊将系肘步何轻,便有三山孤鹤情。"
这一句中“聊将”意味着偶然或随意,“系肘”则是古代文人常用以托腮的手势,整句表达了诗人在漫步中偶尔抬头,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孤独与高洁。
"东方小儿乏此物,遂令仙籍独无名。"
最后这句则是说东方的小孩子(或指代诗人的某种身份)对于这种珍贵药瓢的渴望,然而却无法获得,使得仙界的记录中独缺其名。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药瓢的美丽,更通过药瓢这一物件展现了诗人高洁的艺术追求和深邃的哲学思考,是一首集审美与思想于一身的佳作。
安阳太守韩公子,晓带鱼符出卿寺。
一朝帝语传人间,转觉公家有荣事。
公家请从忠献论,高牙大册来疏恩。
往时醉白堂中醉,手自列戟留诸孙。
诸孙尽是璠玙器,悃愊无华汉循吏。
大钱方送使君归,竹马争迎细侯至。
公不见大小二郑公,五十年间风化同。
岂如五马来接武,作堂崔嵬刊帝语。
又不见韦家两世侯,父出传舍子入州。
岂如世作本郡守,坐令卓异惊千秋。
安阳遗民识忠献,眼见王孙四封传。
请公静夜占此堂,定有荣光属天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