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赵飞燕外传杂诗七首·其二》
《读赵飞燕外传杂诗七首·其二》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九回沉水新为髻,故绣裙襦稳称身。

祸水歘来漂燎火,知几唯有淖夫人。

(0)
翻译
新做的沉香木发髻盘了九圈,旧绣花裙子恰好合身。
灾祸突然如洪水般涌来,只有淖夫人知道这场灾难的深浅。
注释
九回:形容次数多,盘绕多次。
沉水:沉香木,一种名贵木材。
故:旧的。
裙襦:裙子和短袄,古代女性服装。
稳称身:非常合适。
祸水:比喻带来灾祸的人或事。
歘来:忽然到来。
漂燎火:像洪水淹没火焰一样。
知几:预知、了解。
唯有:只有。
淖夫人:传说中的美女,此处可能象征着能预知灾难的人物。
鉴赏

这段诗文是出自北宋时期的词人张嵲的一首诗,名为《读赵飞燕外传杂诗七首(其二)》。诗中的意境和描绘的手法,都极富有中国古典文学的韵味。

"九回沉水新为髻,故绣裙襦稳称身。"

这里借用了沉水之美好的发型与合体的衣着来形容赵飞燕的艳丽和优雅。沉水即是指水中的沉石,它能够在水中保持不沉不浮的状态,象征着赵飞燕在朝廷复杂环境下的自如与出众。而"九回"可能暗示了赵飞燕登上皇后宝座的九重难关,也或许是在形容她那华丽的发髻。"故绣裙襦稳称身"则是说她的衣着精美,恰到好处地衬托出她的体态。

"祸水歘来漂燎火,知几唯有淖夫人。"

这一句中,“祸水”、“歘来”可能是在比喻朝政的混乱与动荡,而“漂燎火”则是形容灾难如同燎原之火般迅速蔓延。这两者结合,暗示了赵飞燕生活在一个充满危机和变数的时代。"知几唯有淖夫人"则表明在这动荡不安的时期中,只有像赵飞燕这样贤淑、有智慧的女性才能洞察世事之复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赵飞燕外貌和内在品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这个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其处境的同情。同时,它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于女性美德的推崇,以及他们对政治动荡时期女性角色所扮演角色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端州杂诗又十一首·其六

中丞本意领中枢,诏抚忠贞拜命趋。

祗虑兵烽穷岭峤,何图使节丧萑苻!

驰驱未遂还朝志,沟渎轻捐报主躯!

纵使宦途多异议,无端阴计岂宜诬!

(0)

江城感事·其三

滕王高阁迥含烽,巨堑长围定几重。

心向海天捞日月,手携风雨献蛟龙。

蜡丸再睹春王朔,铁券重颁大国封。

扈跸词臣谁草诏?曾无涕泪洒兵农?

(0)

闻客生昆仲入粤,予子法祖随焉。鉴在、蕴修、坤丞应相携同去,予独留滞闽乡,诗以写怀·其一

乱去交亲少昔欢,天涯羁旅足盘桓。

故乡竹马存三子,海内求羊有二难。

绝岭驾风秋雁远,空山叫月夜猿单。

南雄路断音书隔,惆怅梅花不忍看!

(0)

鄞江怨词·其四

龙旗何处久淹留,手诏频传催大侯。

今日蒙尘栖毳幕,元勋先已著毡裘!

(0)

无题·其三

去日追班入紫宸,花间鹓鹭片时亲。

纶扉白发南阳旧,侯印黄金恩泽新。

羽檄遥知边奏至,龙颜时向内家颦。

自闻东越唇亡后,早使忧天泣小臣。

(0)

同远生中丞入虔道上杂作·其三

山深物候早,一路莽春声。

谷鸟迎人立,岩花问客名。

驿疲军使缓,县远戍灯明。

庙议忧江、楚,慇勤此路行。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