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妾独何怀,倾筐未盈把。
自言悲苦多,排却不肯舍。
妾悲叵陈诉,填忧不销冶。
寒雁归所从,半途失凭假。
壮情抃驱驰,猛气捍朝社。
常怀云汉渐,常欲复周雅。
重名好铭勒,轻躯愿图写。
万里渡沙漠,悬师蹈朔野。
传闻兵失利,不见来归者。
奚处埋旌麾,何处丧车马。
拊心悼巷人,零泪覆面下。
徒谓久别离,不见长孤寡。
寂寂掩高门,寥寥空广厦。
待君竟不归,收颜今就槚。
桑妾独何怀,倾筐未盈把。
自言悲苦多,排却不肯舍。
妾悲叵陈诉,填忧不销冶。
寒雁归所从,半途失凭假。
壮情抃驱驰,猛气捍朝社。
常怀云汉渐,常欲复周雅。
重名好铭勒,轻躯愿图写。
万里渡沙漠,悬师蹈朔野。
传闻兵失利,不见来归者。
奚处埋旌麾,何处丧车马。
拊心悼巷人,零泪覆面下。
徒谓久别离,不见长孤寡。
寂寂掩高门,寥寥空广厦。
待君竟不归,收颜今就槚。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她的情感如同寒雁迷失在半途,无法找到归宿。诗中充满了对壮志未酬、理想破灭的感慨,以及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首句“桑妾独何怀”,以“桑妾”自比,表达出女子孤独无助的内心世界。接着,“倾筐未盈把”形象地描绘了女子情感的丰富与复杂,却难以完全表达出来。女子自述悲苦,却因无法诉说而更加沉重,这种内心的压抑和痛苦,犹如“填忧不销冶”。
“寒雁归所从,半途失凭假”运用了寒雁失路的比喻,象征着女子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遭遇挫折,迷失方向。接下来,“壮情抃驱驰,猛气捍朝社”表达了女子虽有雄心壮志,却在现实面前无力回天的无奈。
“常怀云汉渐,常欲复周雅”则展现了女子对古代文学经典的向往,希望自己的情感能像古人那样得到抒发和共鸣。她渴望留下名声,愿意牺牲自我,甚至不惜远赴万里,渡过沙漠,深入敌境,体现了她的勇敢与献身精神。
然而,“传闻兵失利,不见来归者”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即使付出巨大努力,也难以改变结局。女子担忧的是,那些跟随她一同出征的人是否还能归来,这反映了她对同伴安危的深切关怀。
“奚处埋旌麾,何处丧车马”通过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战争中牺牲者的哀悼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破坏。女子“拊心悼巷人,零泪覆面下”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她对平民百姓苦难的同情。
最后,“徒谓久别离,不见长孤寡”表达了女子对亲人分离的思念,以及对长期孤独生活的无奈。她感叹于高门深院的寂静,广厦的空旷,预示着即使拥有物质上的富足,心灵深处的孤独与痛苦依旧无法摆脱。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背景下,个体命运的脆弱与抗争。它不仅是一首个人情感的抒发,更蕴含着对时代变迁、人性光辉与社会悲剧的深刻思考。
螺盏浮琼液,鸠杖映华颠。
秋来恰遇佳景,岩桂凝晴烟。
本是竹溪六逸,堪入香山九老,丰韵自翛然。
不作黄梁梦,惟检白云篇。柴门静,松径僻,日高眠。
丹青妙理,真将笔墨当谈禅。
吾欲借君彩笔,便拟写君入画,俨似画中仙。
蟾影和秋色,潇洒自年年。
快花前樽满,十里笙箫,画船来去。
追数流光,叹年年征旅。
雁塞蛟宫,越旗江火,隔对床风雨。
乱后重逢,篝灯如梦,客怀难语。
散骑身强,士龙名重,天海行藏,肯同绕絮。
舞槊征歌,笑绛樊何处。
去国雄姿,凭高青眼,渐斗横银浦。
白首相看,丹霄过我,更拈吟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