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商忽已谢,环堵缅清冬。
今晨起何早,肃气凄房栊。
繁霜凛欲结,霁雾迷长空。
理畦晓蔬尽,收果高林空。
六年淮阳客,岁岁风景同。
吁嗟吾老矣,抚事思无穷。
清商忽已谢,环堵缅清冬。
今晨起何早,肃气凄房栊。
繁霜凛欲结,霁雾迷长空。
理畦晓蔬尽,收果高林空。
六年淮阳客,岁岁风景同。
吁嗟吾老矣,抚事思无穷。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幽深的意境,通过对初冬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个人衰老的感慨。
“清商忽已谢,环堵缅清冬。”开篇两句,便以冷淡的色彩铺展出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初冬景象。“清商”指的是清脆的商声,或可理解为秋末冬初时节的特定气氛。商声谢去,意味着季节更迭,时间流转不息。
“今晨起何早,肃气凄房栊。”诗人在这寒冷的早晨醒来,不禁感到一股肃杀之气弥漫于室内。这两句表现了初冬清晨的严寒,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繁霜凛欲结,霁雾迷长空。”这里,“繁霜”形容早晨的霜气浓重而复杂,而“霁雾迷长空”则描绘了天边薄雾弥漫,遮蔽了原本清晰的视野。这两句极富想象力地展现了初冬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迷茫。
“理畦晓蔬尽,收果高林空。”诗人的目光转向田间和果园,秋收已毕,一片荒凉。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初冬农村的景象,也反映出时间流逝后留下的空寂。
“六年淮阳客,岁岁风景同。”这两句透露了诗人长期漂泊他乡,多年的时光里,每当遇到类似的秋冬之交,他都会感受到一种相同的凄凉和无奈。
最后,“吁嗟吾老矣,抚事思无穷。”诗人发出感慨,自嘲已然步入老年,而对往昔的记忆却仍旧无尽。这个结尾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时光难留的深切感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细的景物描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反映出宋代文人对生命流转和个人命运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