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滩声东去,满空月色西流。
但觉梦游尘外,不知身宿山头。
一派滩声东去,满空月色西流。
但觉梦游尘外,不知身宿山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画面。"一派滩声东去",诗人通过描绘流水的声音向东逝去,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满空月色西流"则以月光的移动反衬静夜,月色似乎也在向西流淌,增添了画面的流动感。诗人身处万山之中,却感到自己仿佛在梦境中漫游,超脱于尘世之外,"但觉梦游尘外"表达了内心的超然与宁静。
"不知身宿山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忘我之境,他完全沉浸在自然的韵律与宁静中,忘记了自身的存在,只剩下了对山中美景的欣赏和心灵的净化。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物我两忘的意境,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境清静的审美情趣。
古言行路难,非独在险阻。
兹焉婺源道,登岭足劳苦。
所谓路之难,其他未足数。
跻攀上崎岖,仅与猿狖伍。
下临万丈崖,险黑不可睹。
马蹄长及腹,仆颔几著土。
俯盼飞鸟背,仰蹑游云缕。
藤萝为所依,用力必审举。
终日践羊肠,天寒汗如雨。
凝结本无心,开凿知强取。
君不见世情崄恶未易论,此岭虽高前孰禦。
门掩青春春自饶,未容取次老僧敲。
输他蜂蝶无情物,相逐偷香过柳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