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宵月娟娟,睡起得孤快。
树影在流水,天地有真态。
洒然心镜空,如或饮沆瀣。
妙趣苟得之,著意成蒂芥。
中宵月娟娟,睡起得孤快。
树影在流水,天地有真态。
洒然心镜空,如或饮沆瀣。
妙趣苟得之,著意成蒂芥。
这首元代诗人刘鹗的《月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首句“中宵月娟娟”点明了时间是深夜,月亮明亮,显得格外清冷。诗人醒来后感到孤独却也自在,心境清新。“睡起得孤快”传达出这份独特的孤寂带来的宁静愉悦。
接下来,“树影在流水”描绘了月光下树影与流水相映的景象,动静结合,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动。“天地有真态”则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本真状态的领悟,认为天地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韵律和秩序。
“洒然心镜空”运用比喻,将心灵比作一面镜子,形容心境开阔,无杂念。“如或饮沆瀣”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心境的纯净,仿佛在品饮天上的露水,象征着精神上的净化与升华。
最后两句“妙趣苟得之,著意成蒂芥”表达出诗人对于生活中的微妙乐趣的体悟,认为只要用心体会,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能生发出深远的意义,如同种子般在心中生根发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寓含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