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一见韩山外,一别韩山又六年。
浮世即教如好梦,故人能有几离筵。
我曾苦句投罗水,君返枯藤破岳烟。
莫漫端州仍滞迹,珠江吟泛木兰船。
六年一见韩山外,一别韩山又六年。
浮世即教如好梦,故人能有几离筵。
我曾苦句投罗水,君返枯藤破岳烟。
莫漫端州仍滞迹,珠江吟泛木兰船。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的《易秋河自楚归又往端州作送》。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六年一见韩山外,一别韩山又六年”,诗人以韩山为背景,巧妙地运用数字“六”来表达与友人相聚与分别的短暂与不易,凸显了友情的珍贵和时光的宝贵。
颔联“浮世即教如好梦,故人能有几离筵”,诗人将人生比作一场梦境,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与故人相聚时光的珍惜,感叹能够相聚的次数有限,离别筵席难得。
颈联“我曾苦句投罗水,君返枯藤破岳烟”,诗人通过自我与友人的经历对比,展现了各自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挑战,同时也暗示了友情在困难中的坚固与支持。
尾联“莫漫端州仍滞迹,珠江吟泛木兰船”,诗人鼓励友人在面对困境时不要轻易放弃,即使身处端州这样的地方,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如同在珠江上泛舟,享受生活之美。这里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旅途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以及对友情、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
醉倚江楼,长空外、行云遥驻。
甚凄凉孤吹,含商引羽。
薄夜冷侵沙浦雁,老龙吟彻寒潭雨。
蓦凉飚、一阵卷潮来,惊飞去。
重欲听,知何处。
谁为我,胡床据。
谩寻寻觅觅,凝情如许。
旧日山阳空有恨,杏花明月今谁赋。
恐凭阑、人有爱梅心,空愁伫。
更不成愁,何曾是醉,豆花雨后轻阴。
似此心情自可,多了闲吟。
秋在西楼西畔,秋较浅、不似情深。
夜来月,为谁瘦小,尘镜羞临。
弹筝,旧家伴侣,记雁啼秋水,下指成音。
听未稳、当时自误,又况如今。
那是柔肠易断,人间事、独此难禁。
雕笼近,数声别似春禽。
露叶犹青,岩药迟动,幽幽未似秋阴。
似梅风带溽,吹度长林。
记当日、西廊共月,小屏轻扇,人语凉深。
对清觞,醉笑醒颦,何似如今。
临高欲赋,甚年来、渐减狂心。
为谁倚多才,难凭易感,早付销沈。
解事张郎风致,鲈鱼好、归听吴音。
又夜阑闻笛,故人忽到幽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