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三茅归渡淀山湖即事》
《自三茅归渡淀山湖即事》全文
明 / 徐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梯云磴石兴逶迤,华舸平川昼漏迟。

花底鸟过轻落瓣,柳边风弱细垂丝。

隔江榜子鱼为饭,近水人家槿作篱。

春赏此时浑不恶,独和松露写新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三茅山归来,途经淀山湖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宁静生活场景。首联“梯云磴石兴逶迤,华舸平川昼漏迟”以动态与静态结合的手法,展现了登山的艰难与乘船的悠然,通过“逶迤”和“昼漏迟”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时间缓慢流淌的感觉,仿佛让读者也一同沉浸在这份静谧之中。

颔联“花底鸟过轻落瓣,柳边风弱细垂丝”进一步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鸟儿轻盈地掠过花丛,花瓣随之飘落,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与感慨。

颈联“隔江榜子鱼为饭,近水人家槿作篱”则转向了对渔民生活的描写。通过“榜子”(捕鱼工具)和“槿作篱”(用木槿树做成篱笆),诗人巧妙地勾勒出一幅渔村的日常图景,鱼作为食物,槿树作为篱笆,简单而真实,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尾联“春赏此时浑不恶,独和松露写新诗”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以及想要将这份美好记录下来的愿望。通过“和松露”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诗意,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乡村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作者介绍
徐阶

徐阶
朝代:明

(1503—1583)明松江华亭人。字子升,号少湖,又号存斋。嘉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忤张孚敬,斥为延平府推官。累官为国子祭酒,迁礼部侍郎,改吏部。接见庶官,常咨边腹要害,吏治民情。寻兼翰林院学士,掌院事,进礼部尚书。为严嵩所忌,度未可与争,乃谨事之,而精治斋祠迎帝意,嵩不能图。未几,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密疏发仇鸾罪恶,鸾因此诛。进武英殿大学士,改兼吏部尚书。四十一年,使邹应龙劾嵩子世蕃,勒嵩致仕,代为首辅。世宗卒,阶草遗诏,悉罢斋醮、土木等弊政,牵复言事得罪诸臣。后为高拱所扼,于隆庆二年致仕归。卒
猜你喜欢

江湖伟观

倚遍阑干指顾间,吟身恨不早生翰。

几多风月闲中占,一望江湖眼界宽。

胥浪掀天秋际阔,逋梅得月夜深寒。

有时听得渔歌晚,惊起沙鸥雪一团。

(0)

和周茂叔席上酬孟翱太博

古人务乐善,见士即推毂。

今也多忌才,对面远贤蜀。

顾予尝喜学,幽室未偶烛。

幸会才翘翘,深惭识碌碌。

升堂听高论,惟愁日景促。

经义许叩击,诗章容往复。

荷公引重语,玞珉变良玉。

一违几席来,羲娥变昏旭。

远闻落帽节,宾朋相追逐。

剩摘篱下黄,痛饮杯中醁。

清谈已忘倦,佳篇又相勖。

毕力为徒弟,强勉攀高躅。

异时公行道,其势不可独。

首愿策疲蹇,助公施蕴蓄。

舒张太平策,散作苍生福。

此心答此惠,庶几不忝辱。

(0)

望仙峰

嵯峨山势傍云天,试问谁来此望仙。

终日望仙仙不见,始知仙道若茫然。

(0)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城阙厌纷华,山泉乐清适。

瞥然浮杯归,远思浩无极。

珍篇蔼昼评,净义留泰译。

平生雾霞衣,倏变兰蒲色。

美号宠弥天,端居馆香积。

孤踪共鸟还,情愔避高弋。

烟波一叶舟,风雨两镮锡。

佛垄有幽栖,鹰房多善识。

把尘话空无,百虑从此息。

回瞻辇寺居,不及莓苔石。

(0)

高宗皇帝挽词·其二

整顿乾坤后,边烽久已销。

和亲来北虏,温凊乐东朝。

历数躬传舜,文章焕有尧。

会稽天仗路,伤心綵云遥。

(0)

贺吴樵登第

连云山下凤凰儿,何幸今朝见白眉。

父子传经无异说,弟兄题塔又同时。

北堂偕老椿千岁,南国联荣桂两枝。

青史他年书茂实,一门忠孝是镃基。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