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暮山居杂感·其十八》
《岁暮山居杂感·其十八》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从兹谢坲坱,上屋骑危樯。绣?妇人服,蜉蝣公子裳。

綦巾非不美,岸帻未为狂。

到有残汀沚,相徉鸥鹭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山居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从兹谢坲坲,上屋骑危樯”以动态的画面开篇,仿佛在述说从今以后,诗人将告别尘嚣,隐居山林,独自一人骑于高耸的桅杆之上,象征着远离世俗,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接着,“绣被妇人服,蜉蝣公子裳”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绣被与妇人之服代表了温暖与柔情,而蜉蝣公子裳则暗示短暂与脆弱,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綦巾非不美,岸帻未为狂”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綦巾,精致的头巾,此处象征着美好的外表或生活中的小确幸;岸帻,古代士大夫戴的一种宽边帽,这里可能寓意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这两句诗表明,尽管美好的事物令人向往,但真正的智慧在于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醒,不因外物而迷失自我。

最后,“到有残汀沚,相徉鸥鹭傍”描绘了一幅静谧和谐的自然景象,残存的汀洲上,鸥鹭悠闲地游弋,与人和谐共处。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自然和谐相处,心灵得到真正的安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充满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望江南八首·其七

瀛州好,笔砚久抛荒。

不见霜毫鸲眼璨,惟调翠沈蟹行长。绕指有柔钢。

(0)

金缕曲

孰肯黄金市。叹荒邱、尘封峻骨,一棺犹寄。

知否恩如花梢露,花谢露痕晞矣。

况幻影、游龙清戏。

人海茫茫银波外,问欢场、若个矜风义。

原惯态,是非异。

征轺曾访鸣珂里,黯馀春、小桃零落,绮窗深闭。

旧梦凄迷无寻处,消息翠禽重递。

算吟债、今番堪抵。

记取仙槎西来夜,荐灵风、倦枕惊涛里。

残酒醒,绛灯灺。

(0)

点绛唇

万叶鏖风,绿天凉闹山楼雨。

初收残暑,蓦地秋如许。舟塔淩空,一点摇红炬。

心休怖,黝溟黟雾,也有光明路。

(0)

浣溪沙.为病树题《佳住楼词意图》

传恨空中语漫诃,高楼偏受夕阳多,十分幽怨隔帘波。

一代芳华消歇尽,堂堂吾友付谁何。

料无险忌到梨涡。

(0)

祝英台近

烛花明,锦幛暖,薄醉罢瑶席。

说道春寒,今夜早将息。

待侬唤了红儿,掌灯送去,怕门外黄昏天黑。

流云碧,几点疏雨飘来,月斜落花湿。

翠被香浓,禁得晓风急。

如今流尽春江,载回愁梦,也都在断红南国。

(0)

梅花明月送春史

黄昏剥啄客来初,一半青山是我居。

抵死看梅情不俗,平生与酒契非疏。

剧谈难了心中事,少坐强于别后书。

明日送君西去路,亲朋其奈两忘鱼。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