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赞宁上人》
《寄赞宁上人》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支公兼有董狐才,史传修成乙夜开。

天子远酬丹诏去,高僧不出白云来。

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似灰。

若念重瞳欲相见,未妨西上一浮杯。

(0)
翻译
支公具有董狐一样的史笔才能,深夜还在编修史书。
皇帝远赐红色诏书以示厚赏,高僧却隐居不出,如白云飘渺。
长久不见,他的眉毛应已如雪般斑白,心印传承不再如初,似已蒙尘。
如果想念双瞳之人想要相见,不妨乘船西上,共饮一杯。
注释
支公:指支遁,东晋时期的高僧,以其才情和史学著称。
董狐:古代史官,以公正著称,此处喻指史笔之直。
乙夜:夜半时分,古时以天干纪时,乙为第二位,故指深夜。
丹诏:皇帝的红色诏书,表示重要且尊贵的命令。
白云来:形容高僧超脱尘世,隐居山林。
心印:佛教术语,指内心深处的领悟或传承。
休传:不再传递,暗示传承中断。
重瞳:古人传说中舜的眼睛有一双瞳孔,象征智慧,此处可能指某位智者。
浮杯:泛舟饮酒,寓含轻松闲适之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寄赞宁上人》。诗中融合了对佛学与儒学的理解和尊崇,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个人情感。

“支公兼有董狐才”,开篇即以古代史官董狐、司马迁之才华比喻赞宁上人的史传修撰能力,表达对其学识与文学造诣的敬佩。

“史传修成乙夜开”,则描绘出赞宁上人在深夜里完成史书的勤奋场景,通过“乙夜”这个特定的时刻,增添了一种超脱世俗、专注学问的氛围。

“天子远酬丹诏去,高僧不出白云来”,诗人借用天子的诏书与高僧的隐逸,象征着赞宁上人的德行与智慧得到了最高层次的认可,同时也表达了对其清高脱俗的敬仰。

“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似灰”,诗中通过形容词“久别”、“垂雪”、“休传”、“似灰”,营造出一种淡远、超然的情境,暗示赞宁上人在精神世界中的修为与成就。

“若念重瞳欲相见,未妨西上一浮杯”,结尾处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赞宁上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能够有机会亲自向其求教的愿望。这里的“西上”可能指的是前往高僧所在的地方,而“一浮杯”则是比喻轻松地攀登,象征着心灵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赞宁上人的深切敬意,还反映出了一种超越尘世、追求精神高度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奉别张伯逢先生

强鞭驽蹇逐尘踪,百驾方成跬步功。

天地有心成草木,蚊蝇无力负衡嵩。

纷然又见瓜期及,晚矣犹思吾道东。

一寸古心长自歉,依依馀恨满西风。

(0)

谢公权赐蜀笺

君得奇笺自蜀溪,缄封密密寄幽栖。

香销翠玉花枝软,影落青云凤翼低。

书橐一朝丰绮绣,诗心半夜振虹霓。

报之重愧无琼玖,强拾刍言细细题。

(0)

南归

匆匆灯火着征衫,客劝宾酬酒既酣。

老马经时俱首北,大鹏今日会图南。

拟寻乐事羞华发,欲问生涯指旧庵。

贪惜上恩归未得,素餐自愧百无堪。

(0)

和范学士·其二

酒榼棋枰足燕闲,市朝愁复抗尘颜。

曾非学道随东鲁,可怕移文累北山。

花烛园林春半际,烟波亭榭水中间。

篮舆想见公游处,颍水何时听我还。

(0)

承臬山毅夫提点学士有游会庾楼因用元韵

拥旃昔过赵州关,剖竹今邻四祖山。

问法几生成密记,焚香曷月礼慈颜。

知天稍似三无愠,易地何如五不还。

邂逅晦堂聊寄意,而今事事祇如闲。

(0)

和毛正仲

风雨登危奚壮哉,见书三赋彼崔嵬。

细缘狗脊仆肩病,曲转羊肠车辙摧。

晨鹊卜知书信到,夜星占见使华来。

爱君最识思亲意,取次枯肠夜九回。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