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梅开过尚馀香,半面残妆对夕阳。
野草凡花正无赖,竞将地紫占春光。
江梅开过尚馀香,半面残妆对夕阳。
野草凡花正无赖,竞将地紫占春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细腻观察与独特感受。首句“江梅开过尚馀香”,点明了梅花虽已凋谢,但其香气犹存,展现了梅花坚韧不屈的生命力和持久的韵味。接着,“半面残妆对夕阳”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梅花比作一位面容半掩、略施淡妆的女子,对着夕阳轻诉离愁,赋予了梅花以情感色彩,使其形象更加生动、富有诗意。
后两句“野草凡花正无赖,竞将地紫占春光”,则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在百花争艳的春天里,野草和普通花朵或许也各有其美,但它们无法与梅花的高洁与雅致相提并论。梅花以其独特的气质,不仅占据了春光,更赢得了诗人的心。这不仅赞美了梅花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品格的敬仰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致描绘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对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梅花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以及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万里番禺自汉通,乘槎有客气如虹。
地分铜柱风烟外,山涌璚台雪浪中。
帝子旌旗何处问,黎人衣服与时同。
兴来好和苏公语,又度西南月半弓。
天下画师无董源,学者纷纷工水石。
云山万里出巴陵,白首淮南见真迹。
乱石平坡净无土,松根裂石蟠龙虎。
偃盖千年饱雪霜,深林六月藏风雨。
江上村墟何处入,浮空远黛蛾眉湿。
渔人日暮各已归,小舟如凫落潮急。
我昔西清尝看画,南唐此本千金价。
坐移绝境在云间,月出霜猿啼后夜。
薄游未挂吴淞帆,令我一夕思江南。
安得买田筑室幽绝境,开窗日日分晴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