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曾原伯大卿·其二》
《挽曾原伯大卿·其二》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群献馀端绪,中原故典刑。

风霜催短日,河汉独晨星。

悽恻丹心在,萧条世路丁。

天高那可问,挥泪湿青冥。

(0)
注释
群献:众人贡献。
馀端绪:剩余的才智或思绪。
中原:古代中原地区。
故典刑:古老的法则和典范。
风霜:寒冷和霜雪。
短日:短暂的白天。
河汉:银河。
晨星:清晨的星星。
丹心:赤诚之心。
世路:社会道路。
丁:形容孤独。
天高:天空高远。
那可问:无法寻求。
青冥:苍穹,高空。
翻译
众人献出剩余的才智,中原古老的法则和典范。
严寒和霜雪加速了白天的消逝,如同河汉中唯一的晨星。
内心悲痛,忠诚不渝,身处凄凉的社会道路。
天空再高也无法寻求答案,只能含泪洒向无尽的苍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挽曾原伯大卿(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哀悼之情。

“群献馀端绪”一句,以"群献"指代众多的献礼行为,"馀端绪"则是指祭祀时所用的布带或丝线,这里象征着对逝者的缅怀与纪念。"中原故典刑"表达了诗人对于古老传统和法制的追思。

接着,“风霜催短日”描绘了秋冬之交,天气转冷,时间流逝迅速的情景,而“河汉独晨星”则是对夜空中孤独明亮星辰的描写,显示出诗人在清晨寂静时刻的孤独与思念。

"悽恻丹心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和不忍离别之情。"萧条世路丁"则是对人生道路艰辛和无常的感慨。

最后,“天高那可问”表现了诗人面对茫茫宇宙,对逝者安息之所不知何处的无奈与哀伤,而“挥泪湿青冥”则是诗人在写下这些文字时,不禁潸然泪下的情形,"青冥"象征着广阔而深远的天空,也暗示了逝者的灵魂所去之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深切的怀念与哀悼,以及面对生命消逝时的无奈与悲伤。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癸卯冬出行之北赴选夜宿林头晓发一绝

行行信步到林头,满眼神光夜未收。

一笑出门天地晓,广寒指日桂香浮。

(0)

捐俸助脩灌江桥公出过题

碧天清晓出南郊,鸡犬桑麻景物饶。

笑我未能乘驷马,浪吟聊寄灌江桥。

(0)

渡蒲村河并三十六渡水

蒲村渡口唤舟人,此去何劳更问津。

一分渡分三十六,游人到此倍伤神。

(0)

追昔

松楸长号风未恬,夜台寂寂如空禅。

妆台冷落五更月,收泪低头学子骞。

(0)

伤美女游春

独怜金屋阿娇身,误踏东风紫陌尘。

到底看春春不见,反教人看我为春。

(0)

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字赞·其四

信信信,人生赖此为司命。

无信徒然血肉躯,牛马襟裾何足敬。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