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逝》
《感逝》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头白夫妻分无子,谁令兰梦感衰翁。

三声啼妇卧床上,一寸断肠埋土中。

蜩甲暗枯秋叶坠,燕雏新去夜巢空。

情知此恨人皆有,应与暮年心不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ǎnshì
táng / yuánzhěn

tóubáifēnshuílìnglánmènggǎnshuāiwēng
sānshēngchuángshàng

cùnduànchángmáizhōng
tiáojiǎànqiūzhuìyànchúxīncháokōng

qíngzhīhènrénjiēyǒuyìngniánxīntóng

注释
头白:头发全白,形容年老。
夫妻:指结婚的男女双方。
无子:没有子女。
兰梦:美好的梦境,这里比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回忆。
衰翁:年老的男子,这里指诗人自己或泛指老人。
三声:指反复的、连续的悲叹声。
啼妇:哭泣的妇女。
卧床上:躺在床上。
一寸:形容短小,这里比喻短暂的生命。
断肠:极度悲伤,痛心。
蜩甲:蝉蜕,蝉脱下的外壳,比喻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暗枯:暗暗地干枯,形容悄无声息的消逝。
秋叶:秋天的落叶,象征衰老和死亡。
燕雏:幼小的燕子。
新去:刚刚离开。
夜巢:燕子晚上的巢穴,这里借指家。
情知:深知,明知道。
此恨:这种遗憾,指失去亲人或无后的悲哀。
人皆有:人人都会经历。
暮年:晚年,老年。
心不同:心情、感受与年轻人不同。
翻译
满头白发的老夫妻没有子女,是什么让老人在梦中感慨年华老去。
床上病妇三声哀叹,一寸断肠伴随着她被埋入土中。
蝉的外壳在秋日里暗自枯萎,落叶纷纷;雏燕已离巢,夜晚的窝空空如也。
虽然明知这种遗憾人人都会有,但老年人的心情应是更加不同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年的悲凉画面。开篇即写“头白夫妻分无子”,直接点出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家庭断绝的深切感受。“谁令兰梦感衰翁”一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无奈与哀伤。接下来,“三声啼妇卧床上,一寸断肠埋土中”,则是对生命即将逝去的无力感受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蜩甲暗枯秋叶坠,燕雏新去夜巢空”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强化了诗中的哀愁气氛。蜩(蝉)在树上鸣叫,但声音已经变得微弱而凄厉;秋叶枯黄,随风飘落;燕雏刚离巢穴,夜晚的空巢显得格外孤寂。

最后,“情知此恨人皆有,应与暮年心不同”,诗人表达了对人生苦短和晚年孤独的普遍感悟,同时也强调了这种感情在暮年特别深重。整首诗通过对生命无常、亲人离去以及个人的孤独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咏跃鱼应诏诗

戢鳞隐繁藻,颁首承渌漪。

何用游溟澥,且跃天渊池。

(0)

七夕穿针诗

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

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

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

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

流阴稍已多,馀光欲谁与。

(0)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一正月歌

春风尚萧条。去故来如新。苦心非一朝。折杨柳。

愁思满腹中。历乱不可数。

(0)

那呵滩·其五

篙折当更觅,橹折当更安。

各自是官人,那得到头还。

(0)

兰亭诗

望严怀逸许,临流想奇庄。

谁云真风绝,千载挹馀芳。

(0)

拟四愁诗四首·其四

我所思兮在营州,欲往从之路阻修。

登崖远望涕泗流,我之怀矣心伤忧。

佳人遗我绿绮琴,何以赠之双南金。

愿因流波超重深,终然莫致增永吟。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