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灯火正黄昏,读罢遗编湿泪痕。
五字几人传故业,一杯何处吊吟魂。
秋风茂苑留荒草,暮雨寒山泣断猿。
欲向居人问封土,衣冠未必葬家园。
吴门灯火正黄昏,读罢遗编湿泪痕。
五字几人传故业,一杯何处吊吟魂。
秋风茂苑留荒草,暮雨寒山泣断猿。
欲向居人问封土,衣冠未必葬家园。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的《吴阊吊高季迪太史》,通过“吴门灯火正黄昏”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追思缅怀的情境之中。诗人读罢遗书,泪水沾湿了纸页,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五字几人传故业”,感叹高季迪太史的学问与事业,可能仅由少数人传承,流露出对文化传承的忧虑。“一杯何处吊吟魂”,以酒祭奠,寄托对逝者灵魂的哀思,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
“秋风茂苑留荒草,暮雨寒山泣断猿”,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凄美的自然景象,秋风中茂盛的园林如今只剩下荒草,暮雨笼罩下的寒山中,猿猴的哀鸣似乎在为逝者哭泣,自然界的寂静与哀伤呼应着诗人内心的悲痛。最后,“欲向居人问封土,衣冠未必葬家园”,表达了诗人想要询问逝者安息之地的愿望,但又担心其衣冠之物未必能安葬于故乡,流露出对逝者命运的深深关切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哀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文化传承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山东有壮士,胄出古诸姜。
起从楼船师,军败耻生降。
挟俘投海死,终不愧鹰扬。
有孙若郡校,刻意攻文章。
师亡于我殡,丧具倒赀囊。
大兄绾银符,慷慨百夫良。
忍死脱锋镝,明神翼高堂。
佐郡黟山下,慈母未敢将。
甘旨弟所营,时亦来兄傍。
一疾竟不起,呼天但茫茫。
何以慰母怀,相看涕淋浪。
世乱获考终,安知短与长。
郊原多白骨,岂解归山冈。
堪舆何茫茫,万汇生其中。
鸿荒世已远,淳元变浇风。
智巧日以滋,古道谁能崇。
猗欤谷中叟,读书且明农。
衣不尚纨绮,门惟掩蒿蓬。
渔樵与耕牧,四子各已供。
此心常自閒,众欲鲜能攻。
从人笑懒拙,巧者劳其躬。
山鸠鸣高树,科斗散平池。
甘泽既已足,播谷当及时。
俛焉佩古训,服田不知罢。
躬耕宁为耻,所乐实在兹。
丰年黍稌登,庶用给公私。
匏尊湛香醪,彘肩亦已肥。
农谈共邻叟,鼓腹常熙熙。
人生贵力本,汲汲将奚为。
陶然上皇逸,载诵豳风诗。